“烏合の衆”的读音
Ugou no shuu
“烏合の衆”的含义
“乌鸦聚合的众人”是一个谚语,指缺乏控制或纪律、仅仅是聚集在一起的人群。
这个表达用来批判性地描述那些作为组织缺乏凝聚力或领导力的群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有很多人聚集,但实际上指的是缺乏共同目标或明确领导、在关键时刻会四散而逃的群体。
在政治语境中,它可能指那些不是因政策或意识形态而团结的政治组织,在公司中,它用来描述缺乏团队合作的部门或不共享共同目标的组织。这个表达也适用于仅基于临时情绪或利益而聚集的人群。
使用这个谚语的原因是要表明不要被表面的规模或数量所误导,而要辨别群体的本质力量和凝聚力的必要性。这是一个包含深刻洞察的表达,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组织力量。
起源与词源
“乌鸦聚合的众人”是一个源于中国古典《后汉书》的词汇。这个表达来自中国史书中使用的原始中文短语”乌合之众”,通过古典中文文学传入日本。
“乌鸦”指的是乌鸦,”聚合”意思是聚集在一起。当你观察乌鸦如何成群聚集时,确实有有趣的特征。当乌鸦被什么东西惊吓或发现食物时,它们会立刻全部变得激动并向不同方向散开。它们表现出仿佛缺乏协调的动作。
在古代中国,乌鸦群的这种行为开始被用作人类群体的比喻。特别是在军事语境中用来描述未经训练的士兵或没有领导者的人群。
在日本,这个表达从大约平安时代开始随着古典中文文学知识的传入而被使用,到江户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常见的谚语。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谚语,至今仍在政治和组织语境中频繁使用。
趣闻
乌鸦实际上被认为是高度智能的鸟类,在群体中经常表现出合作行为。然而,古代人看到乌鸦一边大声鸣叫一边四处飞翔时,可能觉得它们缺乏协调性。
有趣的是,作为军事术语,”精锐部队”和”铁的团结”等表达被用作”乌鸦聚合的众人”的反义词,自古以来就存在明确区分组织质量差异的文化。
使用例
- 那个政党虽然有很多成员,但最终只是一个在政策上无法达成一致的乌鸦聚合的众人
- 仔细观察社交媒体上的争议,只是乌鸦聚合的众人在制造噪音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乌鸦聚合的众人”的概念有了新的含义。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大量人群可以瞬间聚集,这个词汇的重要性实际上可能正在增加。
在网上,成千上万的人可以通过一个标签对同一话题发表评论,但其中大部分基于临时的情绪反应,往往缺乏持续的行动或组织力量。这可以真正称为现代版的”乌鸦聚合的众人”。
另一方面,现代时代也强调”多样性”和”尊重个性”。传统表达”乌鸦聚合的众人”中固有的价值判断”不受控制=坏”有时可能需要重新考虑。这是因为具有自由思维的多样化人才群体可能比过度控制的组织更有潜力产生创新。
然而,从目标实现和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统一的方向和明确的角色分工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平衡”控制”和”自由”的重要性,与其简单地拒绝”乌鸦聚合的众人”,不如需要智慧来辨别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团结。
当AI听到时
在现代互联网空间中,被视为”乌合之众”的匿名群体却创造出了惊人的成果。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发生时,普通市民比政府机构更早在谷歌地图上共享灾情信息,大幅提升了救援活动的效率。这是展现无中央指挥群体力量的象征性案例。
集体智慧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法则叫”多样性预测定理”。群体的预测精度与其说依赖个人的平均能力,不如说更强烈地依赖于”成员间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拥有不同背景的外行群体,在复杂问题上有时能比接受过统一训练的精英群体得出更准确的答案。
维基百科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证例子。无数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编辑者,实现了与《大英百科全书》同等甚至更高的准确度。2005年《自然》杂志的调查证明,在科学领域文章的准确性上,维基百科可与《大英百科全书》相媲美。
现代的”乌合之众”通过数字技术,能够高效地汇聚个体的知识和直觉。它们不再是古代中国所设想的”无统率者的混乱”,而是开始作为”自我组织的智慧”发挥作用。
给现代人的启示
谚语”乌鸦聚合的众人”教给我们作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东西。那就是拥有辨别什么是真正团结的洞察力的重要性。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群体和组织。职场团队、地方社区、在线群体等等。在这些当中,我们需要有能力区分真正有价值的团结,而不被表面的热闹或庞大的数量所误导。
同时,让我们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所属的群体。你的团队能够为了共同目标而合作吗?还是已经变成了只是聚集在一起的状态?
重要的不仅仅是批评,而是思考我们能做什么来创造更好的团结。展现领导力,在成员之间架起桥梁,提出明确的目标设定。每个人的小行动都能将”乌鸦聚合的众人”转变为具有真正力量的群体。
这个谚语教给我们,正确认识现状是提高组织质量的第一步的重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