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事未だ去らざるに馬事到来す”的读音
roji imada saranu ni baji tōrai su
“驢事未だ去らざるに馬事到来す”的含义
这个谚语描述的是在一个问题或麻烦尚未解决时,新的问题接连出现的情况。
这正如每个人在现代也会经历的”雪上加霜”的情况。当你忙于处理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时,另一个项目又出现了问题。在家里,当你照顾生病的孩子时,你自己也病倒了。这个谚语准确地表达了这种问题堆积的不幸情况。
使用这个谚语的原因是,它不是简单地说”很艰难”,而是强调问题连续发生的特殊情况。它可以表达这样一种情况的特殊性质:正是因为问题重叠,才变得困难,而每个问题单独来看都是可以设法解决的。即使在今天,如果有人知道这个表达并使用它,听者会深深理解”啊,这确实是一个困难的情况”。
起源与词源
这个谚语的起源被认为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文献。”驢”指的是驴,”馬”指的是马,两者都是重要的载重牲畜。在古代中国,这些动物对商人和旅行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驴事”和”马事”这两个表达分别指与驴相关的问题和与马相关的问题。它表达的是在与一种动物相关的麻烦尚未解决时,与另一种动物相关的新问题又出现的情况。
这个谚语可能是通过学习中国文学传入日本的。由于可以在江户时代的文献中找到,推测从很早的时候就在日本知识分子中使用。
有趣的是,虽然马在日本是熟悉的动物,但驴并不特别常见。然而”驴和马”的组合却得以确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古典文献的权威性以及这个表达的良好韵律。”驴事尚未离去,马事又来到了”的声音确实表达了问题接连涌来的方式。
使用例
- 在被项目截止日期催促的同时,真是”驴事尚未离去,马事又来到了”——现在另一个项目也出现了问题
- 刚以为感冒好转了,却是”驴事尚未离去,马事又来到了”——现在又扭伤了腰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谚语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得更加频繁和复杂。作为信息社会的特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已成为常态,在一个问题解决之前下一个挑战就到来已成为例行公事。
特别是在商业环境中,新的需求和问题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和电话等各种渠道不断到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即使在私人生活中,我们也持续面临需要不断回应某些事情的情况。”驴事尚未离去,马事又来到了”作为表达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词汇,确实有了新的含义。
然而,在现代,与其将此视为古典的”不幸”而放弃,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管理这种情况。处理多个问题的技能已经发展起来,如任务管理工具和优先级排序技术。
另一方面,这个谚语也向现代人发出了重要警告。我们是否已经过于习惯问题接连出现的情况,忘记了仔细面对每个单独问题的重要性?古典智慧也教导我们有时停下来朝着根本解决方案努力的重要性。
当AI听到时
现代商业书籍将”多任务处理能力”奉为成功的关键,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大脑实际上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只是在任务间高速切换,而这种切换成本会导致工作效率最多下降40%。
“驴事未去,马事又来”这句话在数百年前就已经警告了这种现象。驴的工作还没完成,马的工作就来了,这种情况正是现代人容易陷入的恶性循环——前一封邮件还没回完,新的会议就开始了,准备工作还做得半吊子,下一个项目又接踵而至。
有趣的是,东方的时间观重视”完成一件事再做下一件”这种线性处理方式。这与禅宗的”一期一会”和茶道”专注于每一个动作”的思想是相通的。而西方的效率主义则倾向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同时做多件事”的思维模式。
实际上,专注力研究的权威学者卡尔·纽波特教授得出结论,深度沉浸于单一工作的”深度工作”才是真正生产力的源泉。古人将”驴事”与”马事”明确区分的智慧,其实早就预见了现代脑科学所证实的理想工作方式。
给现代人的启示
这个谚语教给现代人的是,重叠的问题是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与其试图完美控制一切而变得精疲力竭,不如有时拥有接受”就是这样”的心理空间更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感到必须高效解决一切的压力。然而,这个谚语教导我们,人们从古代就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你现在面临的困难绝不是特殊的。
重要的是在问题堆积时明确优先级。与其试图同时完美地解决一切,你应该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一个一个地处理。
通过经历这样的情况,你会变得更强大、更灵活。重叠问题的经历实际上是人生中宝贵的学习机会。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肯定能比现在处理得更好。请试着将困难时期视为自己成长的机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