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过了头就会变成无礼:日本谚语的含义

谚语

“礼も過ぎれば無礼になる”的读音

rei mo sugireba burei ni naru

“礼も過ぎれば無礼になる”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虽然礼貌很重要,但当它过度并变得过分客套时,反而可能给对方造成不适或负担,最终导致无礼。

真正的礼貌源于对他人的关爱之心,这里蕴含的教导是,人们不应该过分拘泥于形式礼仪而忽视了最初的目的。例如,如果你对顾客过分道歉或反复道歉,对方会因为必须体谅你而感到疲惫。此外,过分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有时会与他人产生距离,导致失去亲和力。这句谚语用于指出礼貌的本质是对他人的关爱之心,以及忘记这颗心而只追求形式的危险性。即使在今天,它也提供了关于保持适当礼貌与自然行为之间平衡重要性的非常实用的教导。

起源与词源

这句谚语的起源被认为来自于日本古代礼仪和社交礼貌的教导。

在江户时代的武士社会中,严格的礼仪受到高度重视。然而,通过经验得知,过分拘泥于正式礼貌反而可能给他人造成不适或破坏场合的氛围。

这一教导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日本传统文化如茶道和花道中得以传承。在茶道中,伴随着”一期一会”的精神,教导超越形式的对他人考虑的重要性,并警告过度形式主义会损害原本的”待客之心”。

在商人世界中也有类似的思维方式。虽然对顾客的礼貌对待很重要,但当它过度时可能会让对方疲惫或产生距离感,因此教导适当距离的重要性。

这句谚语是从重视心胜过形式的日本美学意识,以及从对方角度思考的体贴文化中自然产生的智慧。

使用例

  • 新员工田中很有礼貌,但正如俗话说”礼貌过了头就会变成无礼”,他过度的道歉让人很难与他交谈
  • 当我在服务顾客时不断鞠躬时,前辈警告我”礼貌过了头就会变成无礼”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谚语的含义出现在更复杂和多样的情况中。特别是在SNS和电子邮件等数字通信中,经常可以看到过度敬语和道歉词汇给他人造成负担的现象。

在商务邮件中,以”辛苦了”开头,并叠加太多”非常抱歉,但是”和”对不起,但是”等缓冲短语,可能会使核心内容难以传达。此外,即使在LINE等休闲工具中,使用不必要的礼貌语言也会产生距离感,这种情况正在增加。

在服务行业也可以看到类似现象。过度手册化的敬语和强制的微笑可能会给顾客带来不自然感和不适感,阻止原本的”待客”精神得以传达。特别是来自外国游客的声音说”日本人太礼貌了,很累”。

另一方面,在现代多元价值观中,判断什么构成”适当礼貌”变得困难。由于世代间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礼貌标准不同,因此针对对方的灵活应对变得更加重要。

这句谚语作为重视对他人真诚胜过形式的普遍教导,即使在现代也没有失去其价值。

当AI听到时

在现代数字化交流中,一种可称为”过度敬语综合征”的现象正在蔓延。越来越多的人在邮件中反复使用”辛苦了”,在LINE上过度使用表情符号和”!”号,或者堆砌”不好意思打扰您”、”百忙之中很抱歉”等客套话。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过度的敬语会给对方留下”这个人在隐藏真心话”的印象,反而会损害信任关系。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过于客气的评论会被理解为”生疏”或”保持距离”,导致与粉丝关系恶化的案例也有报告。

有趣的是,在一项针对20多岁年轻人的调查中,关于”收到过度客气的消息时”的感受,68%的人回答”感到有压力”、”觉得必须用同样的水平回复,感到疲惫”。也就是说,本意为体贴对方的客气态度,反而成了让对方疲惫不堪的”无礼”行为。

数字时代的礼仪,或许应该是考虑对方时间和心理负担的”适度距离感”,这才是真正的体贴。

给现代人的启示

这句谚语今天教给我们的是,真正的交流始于与对方内心的共鸣。虽然正式礼仪很重要,但感知对方感受的敏感性才是真正体贴的构成要素。

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具备根据与他人的关系和情况调整礼貌程度的灵活性。在新工作场所开始时要有礼貌,但随着习惯要找到自然的距离。在友谊中,重视诚实的感情胜过过度的拘谨。当你能做出这样的区分时,你的人际关系将变得更加丰富。

特别是在今天的数字社会中,通过纯文本交流很难读懂他人的感受。但正因为如此,从对方角度思考的想象力变得重要。通过养成思考”这句话会让对方高兴吗?他们不会感到负担吧?”的习惯,你的沟通技巧一定会提高。

礼貌是表达对他人感情的一种形式。让我们珍惜发自内心的适当距离,使这种感情能够正确传达给他人。

评论

世界的谚语、名言、格言 | Sayingful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