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觴”的读音
Ranshō
“濫觴”的含义
“滥觞”是一个代表伟大事业或令人钦佩事物的朴素而谦逊开端的词汇。
正如最强大的河流也是从酒杯大小的小水洼开始,它教导我们无论后来变得多么伟大,其起点总是微小而不起眼的。这个词用于谈论某事物的起源或创立时期。特别是在回顾现在已经显著发展的公司、文化、技术或学术领域的开端时使用。
使用这个表达的原因是通过开始的微小与现在的伟大之间的对比来强调成长的奇迹和延续的力量。它也为那些即将开始新事物的人带来鼓励的意义,即从小开始是完全可以的。即使在今天,它有时也用来描述初创公司的创立期或新项目的启动阶段。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词汇,能够同时表达谦逊和希望。
起源与词源
“滥觞”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孔子家语》的词汇。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濫”(ran – 溢出,过度)和”觴”(shō – 酒杯)。
根据古典文献,它被用来表示即使是大河也是从觴(酒杯)大小的小水洼开始的。换句话说,它表达了无论某事物变得多么庞大和壮丽,其开始都是非常微小和不起眼的。
这个词被认为是在奈良到平安时期传入日本的,当时中国古典文学被积极研究。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通过中国文本理解了这个概念,并将其融入到日语中。
有趣的是,这个词不仅仅意味着”开始”,而是带有”伟大事物的谦逊起点”的含义。在中国古典思想中,有一个潜在的信念,即万物都从微小的事物开始,这是自然的秩序。因此,”滥觞”不是作为对微小开端感到羞耻的词汇使用,而是作为充满从那里成长潜力希望的词汇。
趣闻
“滥觞”中的”觴”字实际上是一个结合了”羽”和”角”的汉字。在古代中国,动物的角被挖空用作饮器,这就是这个字的由来。这意味着为了表达大河的开始,使用了由动物角制成的小酒杯——这是一个非常具体和贴近生活的隐喻。
现代词典经常将”滥觞”解释为”事物的起源”,但最初它是一个包含”从微小开始大大发展”整个成长过程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开始”,而是具有”充满成长潜力的开始”这种更有希望的含义。
使用例
- 没有人能想象这个小镇工厂是现在全球公司的滥觞
- 她日记中写的一行诗成为了后来文学运动的滥觞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滥觞”的概念比以前具有更大的意义。特别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小想法一夜之间获得全球影响力已经变得很常见。
在我们当前的时代,社交媒体上开始的小运动可以具有改变社会的力量,或者学生在宿舍房间里开始的编程可以成长为巨大的IT公司,我们可以真正感受到”滥觞”的教导。在YouTube和TikTok等平台上,个人创作的小内容有时影响数百万人是日常发生的事情。
另一方面,信息社会的节奏与”滥觞”的原始时间尺度不同,后者涉及花时间稳步成长。现代人倾向于寻求立即的结果,可能会低估从微小开端耐心培育某事物的过程。
然而,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即使在今天仍然需要时间来发展。技术创新虽然可能看起来突然出现,但实际上只有通过多年积累的基础研究才能实现。正因为我们生活在初创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滥觞”的精神——从小开始并稳步成长——正在被重新评估为可持续成功的道路。
当AI听到时
黄河源头细如酒杯漂浮的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支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滔滔大河,现代数字革命的发展轨迹与此惊人相似。
Facebook从哈佛大学宿舍起步,如今已成长为拥有30亿用户的平台。亚马逊在1994年不过是贝佐斯在车库里卖书的小生意,现在却成为改变全球商业流通的巨头企业。这些成长模式正是”觞”字所蕴含的从微小开端到大河奔流的完美体现。
特别有趣的是,两者都通过相同的”网络效应”机制实现增长。黄河每汇入一条支流就增加水量,连接流域居民,孕育文明。社交网络也是用户越多价值越高,连接人与人,创造新的社会形态。
古代中国人用”滥觞”一词,洞察到微小变化经过时间积淀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现代的创业文化和”病毒式传播”概念,或许正是四千年前中国人已经理解的普遍增长法则的现代版本。技术在变,但变化的本质永恒不变。
给现代人的启示
“滥觞”教给现代人的是不需要害怕开端的微小。即使你目前持有的梦想或计划对别人来说似乎微不足道,那也完全没关系。
重要的是有勇气迈出那微小的第一步。如果等到完美的准备完成,你永远无法开始。像一杯水那样朴素的开始是完全可以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只看到别人成功的外表,当与我们目前的情况比较时可能会感到沮丧。但请记住”滥觞”的教导。即使那些现在看起来闪闪发光的人肯定也有微小的开端。
如果你取得了什么成就,不要忘记那些开端。通过珍惜你的初心并对那些刚刚开始的人保持温暖的心,你将能够走上更丰富的人生道路。毕竟,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在微小的开端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