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柯”的读音
Ranka
“爛柯”的含义
“烂斧柄”是一个谚语,表达了沉浸在某事中时,突然意识到很长时间已经过去了。
特别是,它表达了专注于令人愉快或有趣的事物时忘记时间流逝的人类心理。它经常用于描述那些允许精神沉浸的活动,如围棋或将棋等智力游戏、阅读、艺术欣赏或研究。
使用这个谚语的原因是为了表达专注到忘记时间的特殊性。这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而是强调一种被那项活动深深吸引和迷住的状态。
即使在今天,许多人在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时都会体验到”时间瞬间飞逝”的感觉。它准确地表达了沉浸在游戏、阅读喜爱的书籍或专注于爱好活动时忘记时间的感觉。
起源与词源
“烂斧柄”的起源来自古代中国文献《述异记》中记录的一个名叫王质的樵夫的故事。根据这个故事,当王质在山中砍柴时,他发现孩子们在下围棋,便开始观看他们的棋局。
当其中一个孩子给王质一个像枣子一样的果实吃时,王质不再感到饥饿。最终,当棋局结束,孩子告诉他”你的斧柄已经烂了”时,王质看了看,确实发现他的斧柄(柯)已经腐烂(烂)了。
当王质回到村庄时,那里只有陌生人,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不在了。实际上,当王质观看围棋比赛时,人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仙人世界的时间流逝与人间完全不同。
从这个故事中,”烂斧柄”一词诞生了,也传到了日本。”柯”指斧柄,”烂”指腐朽。换句话说,”烂斧柄”字面上代表”斧柄腐烂”。
使用例
- 我儿子沉迷于将棋,真是烂斧柄的状态
- 我在读书时体验了烂斧柄——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烂斧柄”在数字时代的新语境中得到了理解。沉迷于智能手机、游戏或社交媒体而忘记时间的现象,真的可以称为现代版的”烂斧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忘记时间体验”的质的变化。经典的烂斧柄涉及在需要深度思考的活动中忘记时间,如围棋或阅读,但在现代,即使是观看视频或游戏等更被动的娱乐活动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YouTube的自动播放功能和社交媒体的无限滚动可以说是故意创造”烂斧柄状态”的设计。
另一方面,随着远程工作和在线学习的普及,类似”烂斧柄”的专注状态在工作和学习中也受到重视。像”心流状态”和”专注区”这样的心理学术语本质上指的是与烂斧柄相同的现象。
虽然现代社会强调时间管理,但也认识到创造力和深度学习需要”忘记时间的专注”。这个谚语作为经典智慧仍然有意义,它教导我们不仅要追求效率,还要重视沉浸的价值。
当AI听到时
烂柯的故事是现代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异次元时间流逝差异”概念在1500多年前的惊人先驱,堪称时空概念的开创性范例。樵夫观看仙人下围棋期间斧柄朽烂、数十年时光流逝的设定,与电影《星际穿越》中水行星上1小时相当于地球7年的场景,以及《奇异博士》异次元空间中的时间扭曲,在本质上描绘的是同一种现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并非单纯的”时间过得很快”的叙述,而是表现了”不同次元时间流逝的相对性”。仙人世界中一局围棋的时间,在人间却是数十年的设定,提前体现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时间流逝因观测者而异”的概念。
现代物理学已经证明,时间的进行速度会因重力场强度或移动速度而发生变化,但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们早已具备了”不同存在层次的时间尺度根本不同”这一深刻洞察。这与西方的绝对时间概念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东方特有的”时间多层性”世界观,与现代的多元宇宙理论和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也有着深层的共通之处,展现了深邃的时空认知。
给现代人的启示
“烂斧柄”教给现代人的是,真正的充实不在于时间的长度,而在于时间的质量。我们过着被时间追赶的日常生活,但真正有价值的体验可能诞生在能够专注而不看时钟的时刻。
虽然现代社会倾向于强调”时间效率”和效率,但创造力、深度学习和与人的真心连接往往来自于深到忘记时间的专注。你最近有过沉浸在某事中忘记时间的体验吗?
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创造这样的”烂斧柄时间”。放下智能手机读书的时间,专注于与家人朋友交谈的时间,沉浸在爱好中的时间。虽然这些可能看起来效率不高,但它们是丰富生活的珍贵投资。
即使在被时间追赶的日子里,偶尔忘记时钟,沉浸在你真正能享受的事情中。那些时刻必将为你的生活带来深刻的意义和快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