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就是吉日:日本谚语的含义

谚语

“思い立ったが吉日”的读音

Omoitatta ga kichijitsu

“思い立ったが吉日”的含义

“想到了就是吉日”意思是你决定做某事的那一刻就是最好的日子,应该立即采取行动,不必担心历法的吉凶。

这句谚语包含着关于开始做事时机的重要教导。自古以来在日本,有在采取行动前从历法中选择吉日的习俗,但人们往往在等待好日子的过程中错失机会或失去动力。由此产生了自己的意志和决心比历法的便利更重要的想法。

它用于想要鼓励犹豫开始新事物的人,或者鼓励自己的情况。这是一个告诉那些倾向于推迟事情说”今天是不吉利的日子”或”让我们等到下个月”的人”你想到它的那一刻就是最佳时机”的表达。即使在今天,在解释果断性和执行能力的重要性时也经常使用,已成为表达日本行动哲学的代表性谚语之一。

起源与词源

“想到了就是吉日”的起源与自古以来在日本根深蒂固的历法概念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在日本,人们相信有适合开始做事的”吉日”和应该避免的”凶日”。日子的吉凶由复杂的历法注释决定,如六曜(先胜、友引、先负、佛灭、大安、赤口)、十二直位和二十八宿,人们在做重要决定或采取行动时总是要查看历法。

然而,这句谚语诞生的背景被认为包括对这种过度依赖历法的反思。从”在等待好日子时错失机会”和”过于拘泥于迷信而延迟行动”等经历中,产生了”决定做某事的感觉最重要,那一天本身就是吉日”的想法。

由于这个表达可以在江户时代的文学中找到,我们知道它至少在几百年前就在普通民众中使用了。这是一个真正在重视历法的文化中诞生的矛盾而人性化的谚语。它包含着日本人试图平衡迷信与执行能力的智慧。

使用例

  • 如果你在考虑换工作,想到了就是吉日——现在就开始写简历吧
  • 减肥是想到了就是吉日,所以你应该今天开始,而不是明天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想到了就是吉日”比以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时代,虽然可以立即获得各种信息,但有一种倾向是通过寻求过多的”完美准备”或”最佳时机”来延迟行动。

特别是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看到他人成功故事和详细计划的机会增加了,导致更多人推迟行动说”在我准备更多之后”或”在我学习更多之后”。然而,在技术进步迅速的现代,在等待完美准备的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并不罕见。

在创业界,主流思维是”与其创造完美的产品,不如先投放市场看反应”,这正好符合”想到了就是吉日”的精神。编程学习、开始副业和获得新技能也可以在”想到的那一刻”开始,这要归功于在线平台的增强。

另一方面,在现代,也有”冲动行动”和”想到时的行动”被混淆的误用。原始谚语强调的是经过充分思考后的决心,这与单纯的心血来潮不同。需要理解为与社交媒体争议或冲动发帖不同。

当AI听到时

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心血来潮的瞬间”正是前额叶皮质完成决策后多巴胺大量释放的”动机黄金时间”。此时,大脑中行动的动机达到顶峰,而平时会阻碍行动的”寻找不做理由的回路”还没有充分激活。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它与”决策疲劳”的关系。人们一天大约要做35,000次决定,决策越多,意志力消耗越大。但”心血来潮的瞬间”往往发生在决策疲劳尚未积累、大脑能量还很充足的时候。

此外,心理学的”执行意图理论”证明,”何时、何地、做什么”越明确的行动,执行率越高。”心血来潮的瞬间”正是”现在、这里、做这件事”这些条件自然齐备的状态。时间越长,”明天也行”、”下周再说”这样的拖延偏见就越容易产生。

实际上,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从决策到执行的时间越长,执行率就呈指数级下降。古人所说的”吉日”,从科学角度看,正是大脑处于最适合行动状态的”认知最佳时机”。

给现代人的启示

“想到了就是吉日”教给现代人寻求过度完美的危险和采取行动的价值。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倾向于找借口说”在我研究更多之后”或”在我准备更多之后”。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完美的准备,而是珍惜想要尝试某事的感觉涌现的那一刻。在那一刻,沉睡在你内心的潜力可能正在显露面目。

在现代社会,已经建立了可以从小开始并在进行中改进的环境。语言学习、新爱好、副业——都可以从你想到它们的那一天开始。没有必要害怕失败。相反,因不采取行动而失去的机会要大得多。

如果你心中有什么在想”我想试试”,那可能已经是你吉日的征象了。没有必要担心历法。为什么不试着用自己的双手把今天变成特殊的一天呢?

评论

世界的谚语、名言、格言 | Sayingful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