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る平家は久しからず”的读音
Ogoru Heike wa hisashikarazu
“驕る平家は久しからず”的含义
这句谚语表达的意思是,那些因权力或地位而变得傲慢的人,他们的荣耀不会持续很久。
“骄傲”这个词在现代经常用来表示”请客付账”的意思,但在古典日语中它意味着”变得自负”或”变得傲慢”。换句话说,它指的是一个人在获得权力、财富或地位后失去谦逊,看不起他人或过度自信自己能力的状态。
这句谚语特别用作对掌权者或成功人士的警告。它教导我们,无论一个人的权力多么巨大,如果沉醉于权力并变得傲慢,衰落的时刻必将到来。回顾历史,许多统治者都完全按照这个教训预测的命运发展。
即使在现代,我们有时也会看到成功的人——企业高管、政治家、运动员——忘记谦逊而失败。这句谚语提醒我们保持警觉和维持谦逊态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取得成功时。
起源与词源
这句谚语起源于平安时代后期军事史诗《平家物语》的开篇段落。作为原始来源的著名段落写道:”祇园精舍的钟声回响着万物无常;娑罗花的颜色揭示了繁荣必衰的原理。骄傲的人不会长久,如春夜之梦。”
《平家物语》是一部描述平家一族兴衰的作品,他们从平安时代后期到镰仓时代初期达到繁荣的顶峰。它特别讲述了从平清盛站在权力顶峰、他的一族占据朝廷重要职位,到他们在与源氏一族的战斗中败北并最终毁灭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基础是佛教的”诸行无常”概念。这是所有事物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教导。平家的繁荣和衰落,作为体现这种无常观的历史事实,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句话在《平家物语》通过琵琶法师(旅行僧侣音乐家)传承并广为民众熟知后,确立为谚语。作为警告掌权者傲慢及其最终命运的教训,它跨越时代一直被珍视。
趣闻
《平家物语》开篇提到的”娑罗树”是据说佛陀圆寂时盛开的花朵,在佛教中被视为无常的象征。这些花实际上在日本并不自然生长,据信作者是凭想象写出的。
关于”平家”的读音,历史上的氏族正确读作”平(Taira)”,而”平家(Heike)”是在故事和能剧中确立的读音。这就是为什么谚语也使用”平家”读音的原因。
使用例
- 那家公司的总裁最近变得相当傲慢,但正如人们所说,”骄傲的平家不会长久”
- 政治家特别需要小心,因为”骄傲的平家不会长久”——他们会很快被人民抛弃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这句谚语的含义变得更加多面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瞬间成名或获得影响力。网红或视频主播迅速获得人气,却因丑闻或批评而后来失宠的案例,可以说是”骄傲的平家不会长久”的现代版本。
在企业界也是如此,由于技术的快速变化,曾经建立一个时代的大公司被新兴公司取代的现象频繁发生。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曾经主导手机市场的公司在智能手机浪潮中落后,或传统零售业被电子商务推到一边。
有趣的是,”傲慢”的形式在现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与过去明显的专制态度不同,”现代傲慢”表现为无视客户需求、忽视技术创新,或对时代变化变得迟钝。
此外,在我们的信息社会中,权力的集中和分散同时发生。一方面巨型IT公司拥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个人也能获得发声和挑战现有权威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说这句谚语的教训变得更加重要。
当AI听到时
《平家物语》可能是文学史上最精心设计的”剧透”作品。开篇就宣告”骄奢的平家不会长久”,作者从一开始就向读者透露了平家灭亡的结局。这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是致命的剧透,但实际上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知道结局的读者会将描写平家繁荣的场景视为”灭亡的序章”来阅读。平清盛展示权势的描写,豪华绚烂的宴会场面,一切都映现为”终将失去的东西”。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始终怀着不安和紧张的心情追读故事。这正是”悲剧反讽”的极致体现。
有趣的是,这种手法与现代心理学的”预期焦虑”理论不谋而合。人们在知道不好的结果时,会更强烈地体验其过程。《平家物语》的读者越是看到平家处于巅峰,就越会感受到对其后衰落的恐惧。
即使在现代,电影《泰坦尼克号》也是在开头暗示沉船却获得巨大成功,”明知命运却仍要观看的故事”具有独特的魅力。《平家物语》在800年前就已经完善了这种高超的叙事技法。
给现代人的启示
这句谚语在现代教给我们的是,特别是在成功时停下来反思自己的重要性。当你完成某事时,请不要忘记对周围人的感激。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在现代社会,变化的步伐非常快,昨天的成功不一定在明天有效。正因为如此,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和接受新挑战的灵活性很重要。与其安于成功,不如总是寻找改进的领域,保持倾听周围声音的谦逊。
这句谚语也教我们在看待他人时的视角。当看到目前拥有权力或成功的人时,你有时可能会感到嫉妒。但如果你同时理解那些人也将有一天面临变化的浪潮,你应该能够建立更冷静和建设性的关系。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人的尊严,珍惜与周围人的联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