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原評定”的读音
Odawara hyōjō
“小田原評定”的含义
“小田原评定”指的是讨论拖延很长时间却无法得出任何结论的会议或协商。
这个表达并不否定讨论本身的价值。相反,虽然充分讨论很重要,但它警告人们不要无限期地推迟决策。特别是用来形容在需要紧急行动时,人们却不断堆积讨论而无法采取行动的情况。
即使在今天,当会议持续数小时却很少产生具体决策,或者同样的议题被反复讨论却没有进展时,人们会说”这就像小田原评定一样”。然而,由于这个短语带有批评的含义,使用时必须谨慎。重要的是要将其与建设性讨论区分开来,并将其理解为对低效会议管理的警告。
起源与词源
“小田原评定”的起源在于战国时期小田原北条氏的评定制度。北条氏作为统治关东地区的大名,通过与家族成员和重臣的评定(会议)来做出重要决策。这种评定制度本身在当时实际上被视为一种谨慎而民主的决策过程。
然而,在天正18年(1590年)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时,城内就是投降还是抵抗进行了冗长的讨论。据说这时的评定最终延误了决策,导致了北条氏的灭亡。
有趣的是,这个谚语实际上是在江户时代创造的。德川幕府建立后,当人们回顾前一个时代的北条氏时,它作为”当时小田原的评定花费了太长时间”的教训被传承下来。
换句话说,虽然北条氏的评定制度本身是一个优秀的治理体系,但在紧急情况下延误决策导致致命后果的历史事实构成了这个谚语的背景。后世将其用作”只有讨论但什么都决定不了的会议”的同义词。
趣闻
北条氏的评定被称为”寄合”,是包括家族成员以及重臣和地方有力人士在内的开放式会议。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先进的评定制度,而其他战国大名往往做出专制决策,这被认为是北条统治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
小田原城举行评定的房间被称为”评定间”,在目前重建的小田原城中可以看到它的样子。这是一个大的榻榻米房间,参与者被认为是围成圆圈进行讨论,让游客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民主氛围。
使用例
- 董事会会议已经进行了三个小时却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真的像小田原评定一样
- 我们每周都开新产品策划会议,但完全没有进展,就是小田原评定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小田原评定”的含义变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中,决策所需的信息量急剧增加,需要仔细考虑的情况变得更加常见。
特别是在企业会议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这可能导致讨论时间延长。然而,在重视速度的商业环境中,这种”谨慎”有时可能导致错失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和在线会议的普及,讨论场所变得多样化。不仅是长时间的面对面会议,通过聊天或电子邮件进行的无休止讨论也可以被视为现代版的”小田原评定”。为了获得所有人的共识而推迟决策的情况在今天仍然很常见。
有趣的是,即使现在AI技术使基于数据的快速决策成为可能,对于涉及人类情感和价值观的问题,仍然需要冗长的讨论。这可能是自北条氏时代以来没有改变的人类基本特征。
在现代,像”敏捷”和”Scrum”这样的快速决策方法正受到关注,在许多情况下都采用了各种创新来避免类似小田原评定的情况。
当AI听到时
1590年小田原城的评议会议与现代企业会议室里发生的事情,有着惊人相似的结构。面对丰臣秀吉大军围城,北条氏对于坚守还是投降一直争论不休,最终完全错失了决断时机,这个历史事例正是现代”会议疲劳症”的原型。
从心理学的”群体思维陷阱”理论来解释,小田原评定展现了典型的”责任分散效应”。个人能够立即判断的事情,一旦变成集体决策,就会产生”大家一起决定更安心”的心理,反而削弱了决断力。现代企业中也是如此,”先征得所有相关人员同意””再开一次讨论会议”,在这样的拖延中,市场往往被竞争对手抢占,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更有趣的是,两者都陷入了”开会本身就是在工作”的错觉。小田原城里连日召开会议,但实际上只是时间在流逝。现代社会也一样,”每周三次例会””全部门参与的讨论委员会”等等,会议开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自己在认真处理问题的错觉。
组织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当参会人数超过7人时,决策效率会急剧下降。无论是小田原评定还是现代的大型会议,都掉进了这个”人数陷阱”。
给现代人的启示
“小田原评定”教给我们今天的是平衡讨论和决策的重要性。虽然充分考虑是必要的,但这个短语悄悄地教导我们,如果为了追求完美而无法采取行动,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在现代社会,我们被信息淹没,有无数的选择。所以我理解无限期犹豫不决的感觉。但有时我们需要勇气”用我们现在拥有的信息做出最好的判断”。
重要的是明确讨论的目的。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分享我们在讨论什么以及何时需要决定。与其寻求完美的答案,不如瞄准”我们现在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你也可能有时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小决定上犹豫不决。当那种情况发生时,试着记住这个短语。虽然思考很重要,但如果想得太多而无法行动,你可能会错过宝贵的机会。在适当时机做出决策的勇气是推动生活前进的动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