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不改好色”的读音
Nanzan iro ni korizu
“难产不改好色”的含义
“难产不改好色”描述了人们如何忘记痛苦的经历并重复同样的错误。
这个谚语来源于对女性经历难产痛苦后,最终忘记痛苦并再次追求爱情的观察。
这种模式揭示了人类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当有人重复他们本应从中吸取教训的错误时,人们会使用这个谚语。
例如,有人赌博输钱后又再次尝试。或者有人在感情中受伤后又爱上同类型的人。
在现代,我们用它来描述人类的欲望和情感如何压倒理性和学习能力。
这个谚语带有批判的语调,但也包含理解。它承认这种弱点是人性的一部分。
起源和词源
没有明确的历史记录解释这个谚语何时首次出现。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词汇本身学到很多。
“难产”字面意思是困难的分娩。”色”在日语中长期用来指代浪漫和性爱。
你可以在”色事”(恋爱事务)和”色恋”(浪漫)等表达中看到这一点。”色”这个词是谈论亲密关系的礼貌方式。
这个谚语产生于分娩真正威胁生命的时代。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生孩子对母亲来说极其危险。
难产很容易导致母子双亡。痛苦和折磨超出了今天大多数人的想象。
然而,尽管有这种可怕的经历,女性最终还是会再次坠入爱河。她们会再次怀孕并分娩。
我们的祖先以清醒的眼光和一丝幽默观察这种模式。他们将其视为了解人性本身的窗口。
这个谚语以女性的分娩经历作为具体例子。但它实际上描述了所有人类的普遍现象。
我们忘记痛苦的经历并重复同样的错误。这个谚语完美地捕捉了这个真理。
使用例子
- 他又上了同样的骗局——真是难产不改好色
- 我总是节食失败然后暴饮暴食,这是难产不改好色的完美例子
普世智慧
“难产不改好色”捕捉了人性中的一个根本矛盾。
我们有理性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呢?
答案很简单:人类不是纯粹的逻辑生物。我们被欲望和情感驱动,这些往往压倒我们的理性。
即使是威胁生命的难产痛苦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退。最终,本能的冲动会再次涌现。
这既是人类的弱点,也是我们生命力的标志。它显示了我们的韧性和决心。
如果人类完全理性并从每次失败中完全学习,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可能不会繁荣发展。
不害怕失败,忘记痛苦,再次尝试——这种”不屈不挠”的品质可能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
我们的祖先没有谴责这种矛盾的本性。相反,他们以幽默和理解的态度接受它。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重复类似的错误。这种不完美正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当我们认识到这个真理时,我们可以对自己和他人更加宽容。
这个谚语包含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温暖、富有同情心的视角。
AI的观点
人类大脑在如何从危险中学习方面有明确的优先级。
例如,如果你吃了有毒蘑菇后呕吐一次,你会终生避免那种味道和气味。
这被称为加西亚效应。老鼠实验表明,将特定味道与恶心联系一次就会让它们永远不再碰那种味道。
通过进化,避免毒物对生存至关重要。所以大脑优先考虑这种学习并将其永久烙印在记忆中。
但分娩疼痛的作用机制不同。从医学角度来看,分娩宫缩是人类能够体验到的最高级别的疼痛之一。
分娩期间到达大脑的疼痛信号比骨折产生的疼痛信号强几倍。
通常,大脑应该强烈学习”永远不要再经历这种痛苦”。然而许多女性会生第二、第三、第四个孩子。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进化的巧妙设计。分娩后大量释放的催产素有两个作用。
它淡化疼痛记忆,同时加强与婴儿的依恋。大脑有意地覆盖疼痛记忆。
在进化论中,个体生存本能的优先级低于物种生存本能。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大脑永远记住有毒蘑菇但忘记分娩疼痛的原因。
这不是我们学习失败。而是有一个系统主动阻止我们学习。这是进化设计的作用。
现代启示
这个谚语教导我们接受人类的不完美。这个教训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意义深远。
我们都有在大大小小的方面”不屈不挠”的经历。
我们明知熬夜有害健康却仍然熬夜。我们没钱时还是冲动购物。
我们明知情绪化会伤害自己却仍然情绪化。我们可能会责备自己并为这些失败感到沮丧。
但这个谚语提醒我们:这是几千年来的人性。没有人能完美地控制自己。
关键是不要因为重复错误而过分严厉地责备自己。
同时,不要用”人类就是这样”作为什么都不学的借口。
承认自己的弱点,然后努力一点一点地改进。失败时,再次站起来。
重复这个过程就是人类成长的真正样子。
当你看到别人重复同样的错误时,也要记住这种宽容。
每个人都在”难产不改好色”中走过人生。我们都在一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