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満つれば虧く”的读音
Mitsureba kaku
“満つれば虧く”的含义
“满则亏”是一句谚语,表达了事物达到顶峰时,必然转向衰落或减少的自然法则。
这不仅仅是悲观的预测,而是表明世界的变化遵循某种循环。正如月亮在满月后必然亏缺一样,它表达了生活和社会事件在达到顶峰后,必然会有衰落期的普遍真理。这句谚语用来告诫人们在好时光中保持谦逊,不要忽视对未来的准备。它也用来安慰逆境中的人们,表明当前的困难局面终将改变。作为教导成功顶峰的公司和个人准备下一次变化而不自满的重要性的教训,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起源与词源
“满则亏”是一句源于古代中国思想的谚语。据信特别基于老子《道德经》中的”满则亏”表述。老子教导”事物达到充满状态时,必然开始亏缺”的自然原理,这传入日本后扎根。
“虧”字在现代不常见,但它是表示”缺乏”或”减少”的古代表达。它也用于描述月亮的盈亏,使其成为表达满月向新月亏缺外观的合适词汇。
佛教思想的影响也是这句谚语在日本传播的背景。它与佛教”诸行无常”的基本教义有共通之处,万物持续变化的世界观深深扎根于日本人心中。由于在江户时代文学中也能零散发现,被认为在这个时期已经确立为常见谚语。
它也与中国阴阳思想中的”盛极必衰”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说是表达东方哲学共同循环世界观的谚语。
趣闻
“虧”字在现代中文中常用于复合词”亏损”,意思是”损失”或”赤字”。虽然在日本只在古典文本中见到这个字,但在中国仍然每天使用。
世界各地都存在与这句谚语类似的表达,如英语的”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和拉丁语的”Sic transit gloria mundi(世俗的荣耀就是这样消逝)”,也表达了同样的循环世界观。
使用例
- 公司业绩很好,但由于满则亏,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 他的人气也遵循满则亏,似乎开始显现衰落的迹象。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满则亏”的教导具有了更加紧迫的意义。特别是在商业世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昨天还是行业领导者的公司一夜之间变得过时的情况并不罕见。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的人气和声誉也在短时间内大幅波动。在网红和YouTuber的世界里,真正体现”满则亏”的起落每天都在发生。通过一次争议就失去积累地位的例子很多,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别在顶峰时期需要谦逊的时代。
在经济领域,经济好转后必然跟随的衰退,如泡沫经济的崩溃和雷曼冲击,证明了这句谚语的正确性。加密货币的快速上涨和崩盘以及股市波动也可以说是”满则亏”的现代例子。
另一方面,现代也出现了”可持续性”的新价值。不追求无限增长而是从长远角度寻求稳定发展的思维方式与这句谚语的教导有共通之处。对环境问题的努力也可以说是认识到地球资源有限性并应用”满则亏”教训的现代智慧。
当AI听到时
现代企业和国家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每年都要提高销售额””要增加GDP”,追求永续增长。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与物理学的基本定律背道而驰。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中的所有系统最终都会熵增(无序度增加),趋向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不存在能够永远持续增长的事物。森林中的树木会在一定高度停止生长,动物的个体数量也会因环境承载力的限制而达到上限。
事实上,生态学家多内拉·梅多斯等人的研究《增长的极限》从数学角度证明了,在有限的地球上如果继续指数式增长,必然会因资源枯竭或环境破坏而走向崩溃。
“盈则必亏”体现了东方思想数千年前就直觉性地理解了这一科学事实,这是令人惊叹的洞察力。相对于西方”更多、更快”的理念,东方更重视”达到顶点后必然开始下降”这一自然法则。
现代经济学家们终于开始讨论”可持续发展”和”去增长”,但古代的智者早已看透了增长至上主义的局限性。这句谚语促使我们回归现代文明所遗失的”知足常乐”的智慧。
给现代人的启示
“满则亏”教给现代人的是,我们特别在成功时刻不能忘记谦逊。当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很多”点赞”时,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时,当你的人际关系进展顺利时——这些时候要记住这句话。
重要的是不要悲观地解释这个教导,而是将其作为应对变化的心理准备。通过在好时光中投资进一步学习,珍惜与人的联系,不忽视健康管理,即使衰落期到来也能积累克服的力量。
另外,对于目前处于困难时期的人们,这也是希望的话语。无论情况多么困难,都不会永远持续,变化的时刻必然会到来。学会接受人生波澜并在其中真实生活的灵活性,可能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最重要的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