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君命有所不受”
Kunmei ni ukezaru tokoro ari
“君命有所不受”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即使命令来自你的君主或上级,如果它违背了正义,你也不必遵从。
乍一看,这似乎与忠诚和服从等价值观相矛盾。但实际上,这是一句深刻的话,它询问真正的忠诚到底意味着什么。
真正的忠诚不是盲目地遵从命令。而是基于正义做出判断,有时对错误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面临质疑老板指示的情况。这句谚语教导我们不要不加思考地服从权威。
相反,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判断。当然,这与自私或叛逆是不同的。
关键是基于正义的普遍原则做出决定,而不是个人喜好。
起源和词源
这句谚语很可能来自古代中国文献《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其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兵法》写于公元前500年左右。这是一本军事战略书,讨论将军应该如何在战场上做出决定。
在原文中,它的意思是战场上的将军有时可能不遵从远方统治者的命令。这是因为战斗中情况瞬息万变。
远方的统治者无法理解实地的现实情况。在这种时候,将军应该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最佳决定。
这是战争的实用智慧。
这句话很久以前传到日本,在武士教导中变得重要。然而,在日本它获得了超越仅仅是现场决策自由的更深层含义。
它被理解为一种伦理标准。如果命令违背了正义,你不必遵从。
日本武士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它重视绝对忠诚,但也强调正义。这句谚语显示了这两个价值观之间的平衡。
武士世代相传这句话,作为驾驭这种平衡的指南。
使用例子
- 我们应该有勇气拒绝不道德的公司命令,记住君命有所不受
- 即使有老板的命令,正如俗话说君命有所不受,我们不能做违反伦理的事情
普遍智慧
人类社会一直有两种力量:权威和个人良心。这句谚语传承了数百年,因为它完美地捕捉了这种永恒的张力。
对于生活在组织和群体中的人来说,遵从上级的命令是基本原则。但同时,人类有一种叫做良心的内在声音。
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人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从古代到今天一直是人类的根本困境。
有趣的是,这句谚语并不简单地鼓励叛逆。它带有一个条件:”当它违背正义时”。
换句话说,标准不是个人喜恶或自身利益。而是普遍的正义。这显示了人类智慧的深度。
回顾历史,对权威的盲目服从造成了无数悲剧。另一方面,混乱的叛逆也带来困惑。
这句谚语显示了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困难平衡。尊重权威的同时最终遵从自己的良心。
在这种张力中做出判断可能就是作为人类生活的意义。
当AI听到这句话时
信息从总部传到现场所需的时间称为”延迟”。想象总部需要一小时来理解战场情况并发出命令。
但在那一小时内,敌人位置改变,天气变化,友军力量波动。当总部的命令到达时,那些信息已经”过时”了。
在信息理论中,信息的价值随时间呈指数衰减。在战场上,10分钟前关于敌人位置的信息已经有超过50%的概率变得无用。
只有现场指挥官拥有实时信息。士兵疲劳程度、细微的地形特征、敌将表情的变化——这些高分辨率数据永远不会到达总部。
现代互联网系统也出现同样的问题。如果将所有数据发送到远程云服务器进行决策,自动驾驶汽车无法避免事故。
这就是为什么边缘计算发展起来,汽车本身做出决策。计算显示,每100毫秒的决策延迟会使事故率增加约7%。
古代将军在没有公式的情况下本能地理解了这个关键点。他们体现了一个普遍法则:集中化和现场判断之间的最佳平衡取决于信息传输速度。
今天的教训
现代社会既强调组织忠诚和合作,也强调合规和举报的重要性。这句谚语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平衡两者。
重要的不是叛逆,而是拥有正确判断的能力。当你质疑老板的指示时,不要情绪化地反应。
相反,冷静地问自己,”这符合正义吗?”养成这种反思的习惯。
这句谚语也为领导者提供了重要教训。它教导创造一个下属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的重要性。
领导者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正义。
当你在组织内生活时,不要成为盲目的追随者或不负责任的叛逆者。重视自己的良心,同时也履行作为组织成员的责任。
承担这种困难的平衡就是作为成熟成年人生活的意义。
这句谚语应该给你勇气和智慧来做到这一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