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日本谚语含义解析

谚语

“国破れて山河あり”的读音

Kuni yaburete sanga ari

“国破れて山河あり”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即使政治权力或人为制度崩溃,自然和本质的东西仍然保持不变。

它表达了即使国家体系因战争或政治动荡而失败,城市变得荒凉,像山川河流这样的自然景观仍然在那里,与过去一样不变地继续存在。这不仅仅描述了自然的永恒性,还暗示了人类创造的权力和制度的短暂性,以及超越它们的普遍价值的存在。至于使用场景,它用于在政治动荡或社会变革时期表达对不变的本质事物的信任和希望。当人们不应被表面变化所迷惑,而应回顾根本和持久的价值时也会使用。在现代,当人们经历组织变化或个人挫折时重新发现不能失去的事物的重要性的语境中也被理解。

起源与词源

这句谚语源于唐代中国诗人杜甫的名作《春望》的开头句”国破山河在”。杜甫目睹了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对都城长安造成的破坏,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春望》是一首描述被战争摧毁的都城春景的诗,接下去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它表达了政治权力和人工结构被战争摧毁,而自然的山川河流保持完好的对比。

这首诗在平安时代传入日本,作为汉诗而为人熟知。据说特别是随着江户时代汉学的普及,在受过教育的人们中间广为人知。在日本,它不仅作为中国古典被接受,还作为深深打动了在战国时代和江户末期等经历政治动荡的人们的话语而扎根。从明治时代开始,它也在学校教育中被教授,作为日本人精神支柱的话语之一传承至今。

趣闻

杜甫的《春望》实际上是他在安史之乱中被俘虏,被囚禁在长安时创作的。换句话说,这不是客观观察被摧毁的都城而写的,而是作为身处那种境况中的人写下的绝望之作。

《春望》中还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表达了在持续战火中家书是多么珍贵。这表明在这句谚语背后,不仅有战争的恐怖,还有对人类纽带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使用例

  • 虽然公司破产了,但国破山河在——我们培养的技能和同事们还在
  • 政府更迭,政策大幅改变,但正如国破山河在所说,故乡这美丽的景色依然不变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这句谚语已经开始被更广泛地解释,超越了传统的政治语境。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推进,它越来越多地在企业破产、行业结构变化,甚至个人职业挫折等各种”崩溃”场景中被引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问题语境中的新解释。在现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破山河在”中的”山河”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面对自然本身受到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威胁的现实,这句谚语有时带有讽刺的色彩。另一方面,它也起到了重新考虑什么价值真正应该被珍视的机会的作用。

此外,在信息社会中,有一种趋势是将人际关系、知识、经验和文化等无形资产作为”留存的东西”来重视,而不是物理的”山河”。出现了诸如即使公司改变个人网络仍然存在,即使系统改变培养的知识仍然适用等现代解释。

进而,随着社交网络和数字档案的普及,”留存的东西”这一概念本身也在发生变化。逃脱物理破坏的数字数据和存储在云端的记录被视为现代版”山河”在发挥作用。

当AI听到时

关注”国破山河在”中”破”这个词,就能看出杜甫巧妙的语言策略。

这个”破”是作为自动词使用的。也就是说,不是”某人破坏了国家”,而是”国家破了”这样的表达。这是经过精心计算的用词选择。

如果杜甫写成”皇帝破了国家”或”叛军破了国家”会怎样呢?无论哪一方都可能要他的命。在当时的中国,政治言论真的是要命的事。

但是”国破”这种自动词表达,可以模糊责任归属。就像自然灾害一样,给人一种”国家自己破了”的印象。这样表面上就能保持政治中立。

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构成了强烈的批判。”破”这种被动式表达,实际上突出了统治者的无能。其中蕴含着”本该守护国家的人什么都做不了,国家就自己崩溃了”这样的讽刺。

也就是说,杜甫通过模糊主语达到了双重效果。既确保了自身安全,同时又对权力者进行了尖锐批判。通过这种语言技巧,这首诗超越了政治信息,成为了普世名句。这是诗人生存策略的杰作,完美地兼顾了安全策略和艺术性。

给现代人的启示

这句谚语教给现代人的是,正因为我们生活在急速变化的时代,拥有识别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洞察力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即使公司改变、技术进步或社会制度改革,也有不会失去的价值。

那可能是与人的纽带,也可能是我们培养的经验和知识。或者可能是故乡的景色或与家人的回忆。重要的是不被可见的变化所动摇,而是始终意识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在现代社会,有过度恐惧失败和挫折的倾向,但这句谚语给了我们”即使失去也有留存的东西”的希望。当面临转职、搬家或人际关系变化等人生转折点时,我们有时会感觉好像失去了一切。然而,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会相当顽强地留存下来。

与其恐惧变化,不如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珍视即使在变化中也不改变的自己的核心部分。这句古老的谚语静静地向我们现代人述说着这样灵活而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提示。

评论

世界的谚语、名言、格言 | Sayingful
Privacy Overview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so that we can provide you with the best user experience possible. Cookie information is stored in your browser and performs functions such as recognising you when you return to our website and helping our team to understand which sections of the website you find most interesting and us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