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孩子要严教到底,马要精心饲养到底”
Kodomo wa oshie korose, uma wa kai korose
“孩子要严教到底,马要精心饲养到底”的含义
这句谚语教导我们,孩子应该严格教育,而马应该精心饲养。
对于孩子,关键是不要溺爱他们。有时你需要严厉地责备他们,教导他们正确的道路。这对他们的未来有益。
因为你爱他们,所以不让他们选择容易的道路。你帮助他们培养面对困难的力量。
另一方面,像马这样的牲畜不应该受到严厉对待。给它们充足的食物和休息,保持它们的健康。这样它们才能发挥最佳的工作表现。
换句话说,你应该根据对方的本性来改变对待方式。这就是其中的智慧。
如今很少有人养马,但这个教导的本质依然不变。人类通过挑战而成长,所以教育需要严格。这种思维方式至今仍指导着育儿和教育。
起源和词源
这句谚语的确切来源不明,但人们可能从江户时代开始就在使用它。
“到死”这个强烈的表达可能一开始会让你感到惊讶。然而,这里的”杀”字的用法与现代含义不同。
在”严教到死”中,”杀”字是一个强调表达,意思是彻底或到极限。它表达了应该严格教育孩子而不溺爱他们,发挥他们最大潜力的理念。
同时,在”饲养到死”中,”杀”字意味着如此精心地照料某物,以至于几乎过度了。
马在当时是珍贵的财产。它们通过农活和运输支撑着家庭生活。如果你对待它们不好,它们就无法工作,这会对家庭预算造成巨大打击。
因此人们需要慷慨地给它们食物,精心照料它们。
这句谚语对比了当时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生物:孩子和马。它教导我们每种都需要适当的饲养方式。
人类通过严格而成长,而动物通过爱心照料展现力量。这种对比的智慧通过令人难忘的措辞代代相传。
使用例子
- 那位老师遵循”孩子要严教到底,马要精心饲养到底”的原则——对学生严格,但对他的宠物狗却真正温柔
- 我祖父的口头禅是”孩子要严教到底,马要精心饲养到底”——他对孙子们很严格,但给他心爱的狗最好的食物
普世智慧
这句谚语背后蕴含着对人类成长的深刻洞察。为什么人类的孩子需要严格?
这是因为人类不是仅凭本能生活的生物。我们有理性和意志,我们开创自己的生活。
被溺爱并不断受到保护免受困难的孩子,在成年后缺乏克服障碍的力量。
相比之下,在适当严格中成长的人能够面对困难而不害怕失败。他们培养了面对挑战的勇气。
父母和老师的严格实际上是深爱的表达。让孩子选择容易的道路很简单,但这可能剥夺他们的未来。
同时,这句谚语教导我们不应该对所有事物都采用同样的方法。
如果你严厉对待马,它们会变得害怕,无法展现真正的能力。对于非人类生物,提供安全感是最好的。
我们的祖先理解人类的独特性。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通过困难而成长的生物。
因此真正的爱有时涉及严格。这就是这句谚语继续教导我们的。
当AI听到这句话时
这句谚语展示了一个原则,即对于有智能的系统与没有智能的系统,最优控制方法变得完全相反。
孩子是具有学习能力的系统。他们可以接收外部信息并更新自己的行为模型。
当你对这样的系统干预过多时,就会发生”过拟合”。例如在机器学习中,过度拟合训练数据的AI在新情况下会做出糟糕的判断。
孩子也是如此。当父母给出太多详细指示时,他们只能按照手册行事,无法处理意外问题。过度教学剥夺了他们的泛化能力。
另一方面,马通过本能和条件反射行动。基于学习的行为优化是有限的。相反,它们直接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这样的系统需要持续的输入。这类似于控制工程中的前馈控制。如果不持续发送适当的信号,性能就会下降。
如果你忽视马,它们会变野,不会按照人类的意图行动。
有趣的是,现代AI开发正好处在这个边界线上。
你给强化学习AI试错的空间。你给简单的自动化系统明确的规则。
一句300年前的谚语击中了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根据系统的自主性水平优化干预水平。
今日的教训
这句谚语教导我们理解某人真正本性并调整对待方式的智慧。
当你处于培养某人的位置时,思考真正的善意意味着什么。保护他们免受眼前困难是爱吗?
还是相信他们克服这些困难的力量,故意不伸出援手,才是真正的爱?
在现代社会,人们倾向于避免严格责备孩子。然而,适当的严格只能因为你相信孩子的潜力才能展现。
你能要求高标准是因为你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同时,这句谚语教导我们统一方法的危险性。即使在人际关系中,对每个人都采用同样的方式也行不通。
有些人需要鼓励。其他人需要安静的守护。理解某人的本性并相应地选择如何与他们互动——这不就是真正的慈悲吗?
再次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你应该能看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