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驥尾に付す”的读音
Kibi ni fusu
“驥尾に付す”的含义
“附在骏马的尾巴上”意思是通过跟随优秀的人并与其一起行动,自己也能取得好的成果。
就像抓住名马的尾巴向前进一样,通过接近有能力的人或成功人士,可以获得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的高位和成就。这个表达具有通过明智选择实现目标的积极含义,同时也承认仅凭个人力量存在局限性。
使用场景包括在转职或升学时选择有优秀人才的环境,在商业中跟随成功人士工作,以及在学习中师从优秀的指导者。它表达了与优秀人才建立战略性关系的价值,这不是单纯的依赖,而是战略性判断。即使在今天,它也被理解为寻找导师和将自己置于能够成长的环境中的重要性,经常在自我提升和职业发展的语境中使用。
起源与词源
“附在骏马的尾巴上”的起源来自中国古典《史记》中的”附在骏马的尾巴上到达千里”这一表达。驥(き)指的是能够日行千里的名马,意思是通过抓住这匹优秀马匹的尾巴前进,可以到达通常无法到达的远方。
这个历史典故最初表达了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思想。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认为,通过跟随优秀的人,自己也能获得高位和成果。在《史记》中,它被用来说明跟随贤人和掌权者的重要性。
大约在平安时代作为汉文学传入日本,后来确立为日本谚语。由于在江户时代的文学中可以找到,被认为是日本人长期以来熟悉的表达。有趣的是,这个在中国被作为实用的处世智慧来谈论的短语,在日本却在稍微不同的语境中被理解。它可能通过与日本特有的谦逊精神以及重视在群体中如何行事的文化相结合,发展出了独特的解释。
趣闻
驥(き)这个字实际上是由”马”字旁和”冀”组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汉字,在现代是很少使用的生僻字之一。仅这个字就意味着”优秀的马”或”名马”,在古代中国被作为代表最高等级马匹的特殊字符谨慎使用。
有趣的是,日行千里的马按现代标准计算,需要以大约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持续奔跑。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速度,但对古代人来说,这可能是表达”优秀到无法企及”这一理想的比喻。
使用例
- 既然能在那家公司优秀的部门经理手下工作,我想附在骏马的尾巴上成长
- 能够与行业领先的前辈一起推进项目,真是附在骏马的尾巴上的机会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附在骏马的尾巴上”这个概念具有了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含义。这是因为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与优秀人才接触的方式。
虽然以前物理上的接近是前提条件,但现在通过在线关注名人、参加网络研讨会或加入在线沙龙,已经可以实现”附在骏马的尾巴上”。通过YouTube或播客学习优秀人才的思维过程,也可以称为现代版的”附在骏马的尾巴上”。
另一方面,正因为我们生活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选择附在谁的”尾巴”上变得更加重要。在充斥着网红和自称专家的世界里,需要具备辨别真正有价值人才的能力。
此外,随着终身雇用制的崩溃,依赖单一老板或公司的风险增加了。在现代,从多个优秀人才那里学习的”多导师”方法正在成为主流。与其说是单一的”骏马尾巴”,不如说更强调从各个领域专家那里学习的灵活性。
而且,随着个人价值观和工作方式的多样化,”优秀”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需要综合判断的时代,不仅仅是收入和地位,还包括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社会贡献度。
当AI听到时
在社交媒体上点击”点赞”的瞬间,我们无意识地在实践着”攀龙附凤”。当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发布内容时,瞬间聚集数万个点赞的现象,正是古代智慧中抓住名马尾巴获得声望的现代体现。
有趣的是,社交媒体算法加速了这种”攀龙附凤”的行为。平台优先展示影响力大的账号发布的内容,粉丝通过对这些内容做出反应来彰显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说,系统本身就构建了”跟随名马”的结构。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行为模式在现代被效率化到了极致。古代需要物理上跟随马车,而现在只需轻点一下就能瞬间”跟上”。转发和分享功能可以说是将有影响力的人的言论传播到自己网络中的现代版”攀龙附凤”。
不过,社交媒体时代的”攀龙附凤”也产生了新的风险。那就是被卷入网络风暴和虚假信息传播的危险。正如古代人们谨慎选择”跟随对象”一样,现代人在决定关注谁、分享什么内容时,判断力变得更加重要。
给现代人的启示
“附在骏马的尾巴上”教给现代人的是谦逊成长方法的重要性。与其试图仅凭自己的力量完成一切,不如积极寻找向优秀人才学习的机会。
在现代社会,随着导师制和教练指导受到关注,向他人学习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为什么不从在工作中寻找你尊敬的前辈同事或关注你感兴趣领域的专家开始呢?
重要的是仔细选择向谁学习。与其仅仅因为某人出名,不如找到与你的价值观和目标相匹配的人,这是成功的关键。同时,重要的是不要被动,而要积极提问、实践,并以自己的方式消化吸收。
这个谚语并不是在推荐依赖。相反,它教导我们通过明智选择最大化自身潜力的重要性。如果你能将从接近优秀人才中获得的学习和刺激作为自己成长的养分,你一定能够取得超出想象的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