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相救う”的读音
Dōshū ai sukuu
“同舟相救う”的含义
“同舟相救”意味着面临相同困难或危险的人们互相帮助,超越他们平常的立场和关系。
这个表达用于描述处于共同危机或困难情况下的人们暂时搁置个人感情和利益进行合作的情况。重要的是,它代表了面临相同危机时自然互相帮助的基本人类行为,即使在平时关系通常涉及冲突或利益不一致。
在现代,它经常用于描述人们克服分歧的情况,如公司部门间的冲突、政治分歧或个人情感纠葛,当整个组织或社区面临危机时进行合作。典型例子包括平时不交往的邻居在灾难期间互相帮助,或劳资双方在公司管理危机期间团结一致重建。这个谚语教导我们,人类在困难时期具有团结的本能力量。
起源与词源
“同舟相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文献。这个表达与”同舟共济”这个短语有着深刻的关系,据说起源于古代中国哲学文本中记录的教导。
最著名的来源是孙子的军事战略书《孙子兵法》,其中包含这样的段落:”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吴和越是敌对的古代中国国家,但当他们同乘一船渡河时,会像左右手一样自然地互相救助。
这个教导传入日本,成为四字成语”同舟相救”。它表达了人类在船这个封闭空间中面临共同危险时互相援助的本能精神。
自古以来,船舶旅行就伴随着危险。遇到暴风雨时,无论社会地位或职位如何,船上所有人都共享同样的命运。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为了生存而超越平常冲突和竞争感情进行合作成为自然行为。这种现实经验作为谚语深深印在人们心中,一直传承至今。
使用例
- 自从公司经营困难以来,即使是平时对立的销售部和制造部也团结一致,同舟相救
- 在灾难期间,即使没有邻里关系,也是同舟相救——大家互相帮助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同舟相救”的概念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中正在获得新的意义。虽然它曾经以物理上处于同一艘船的具体情况为前提,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临全球规模挑战的全人类都在乘坐”同一艘船”。
气候变化、大流行病和经济危机等现代挑战超越国界、文化和政治立场影响着全人类。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全世界的人们真正面临着相同的困难,我们看到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在疫苗开发中合作。这可以称为现代版的”同舟相救”。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发展使得面临共同困难的人们即使在物理上分离的情况下也能立即联系并相互支持。通过众筹进行灾难救援和通过在线信息共享进行互助是数字时代”同舟相救”的新形式。
然而,也存在信息碎片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使得难以就什么构成”共同危机”达成共识的挑战。尽管如此,人类互相援助的基本精神保持不变,技术可以说正在扩大其可能性。
当AI听到时
在船这样无处可逃的封闭空间里,人类大脑会出现一个有趣现象——暂时停止”内群体偏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面临共同威胁时,人们与平时对立的对手进行合作的概率会上升约70%。这是生存本能覆盖社会偏见的机制。
在现代社交媒体社会中,”回音室效应”让价值观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性显著下降。脸书的研究发现,约80%的用户只会给与自己政治立场相同的帖子点”赞”。这是与船上情况完全相反的”有退路环境”所产生的分化现象。
然而,当全球变暖、传染病大流行等问题让现代社会整体都”同在一条船上”时,这句谚语的心理机制就会复苏。新冠疫情初期出现的国际合作,以及灾难时超越政治对立相互救助的景象,正是”同舟共济”的现代版。
AI时代所需要的与多样性共存的技能,也能从这一古典智慧中学到。与拥有不同专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协作时,有意识地设定”共同目标这条船”,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合作关系。
给现代人的启示
“同舟相救”今天教给我们的是,困难时期是检验人类真正价值的时候。我们经常意识到,当保护真正重要的东西时,平常的小冲突和竞争感情是令人惊讶的琐碎事情。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摩擦往往每天都会出现,如社交媒体上的意见冲突和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然而,这个谚语给了我们希望,”当真正重要的时候,我们肯定能够携手合作。”灾难期间人们互相帮助的场景和组织在面临困难时团结一致的情况述说着人性的美好方面。
重要的可能不是等待危机到来,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我们”乘坐同一艘船”的意识。从家庭、工作场所和当地社区到整个地球,我们在各个层面上共享命运。如果我们不过分纠结于小分歧,能够找到共同目标和价值观,我们应该能够建立更好的关系。这个谚语给了我们对人类合作力量的信任和展现它的勇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