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兎の如し”的读音
Datto no gotoshi
“脱兎の如し”的含义
“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表达的是行动非常迅速,就像兔子试图从陷阱中逃脱一样。
然而,这不仅仅表达”速度”。这个谚语的本质是指在被迫或关键时刻表现出的有目的性的敏捷行动。就像兔子从陷阱中逃脱时,这是伴随着生死攸关的严肃性和专注力的迅速。
它用于描述某人行动比预期更敏捷,或对紧急情况快速反应的情况。常用于”那个人平时很悠闲,但关键时刻会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行动”这样的表达中。
在现代,使用这个表达的原因是,与其简单地说”快”,不如强调那个行动中包含的严肃性和绝望感。兔子从陷阱中逃脱的具体形象能更生动地向听者传达情况。
起源与词源
“如脱逃的兔子一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军事著作《孙子兵法》。这个短语源于”始如处女,后如脱兔”这一段落。
孙子在讨论战略时教导说,在战斗开始时,应该像处女一样显得安静无害,然后当敌人放松警惕时,要像从陷阱中逃脱的兔子一样迅速出击。这里的”脱兔”代表被困在陷阱中后拼命逃脱的兔子。
这一教导被认为是在奈良和平安时代,随着中国军事著作和经典的传入而传到日本的。最初用于军事战略语境,后来逐渐也应用于一般情况。
有趣的是,原文包含了”从静止到运动的转换”的战略意义。它代表的不是简单的速度,而是在果断行动前评估情况的智慧。在日本,这一原始含义也长期受到珍视。即使在今天,这个谚语仍承载着古代中国的深刻战略思想。
趣闻
兔子实际上可以以超过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奔跑,这远远超过了人类短跑运动员的最高速度。古人对兔子的速度感到惊讶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脱兔”中使用的”脱”字,虽然在今天常用来表示”脱掉”或”取下”,但在古代也用来表示”逃脱”或”挣脱”。
使用例
- 平时谨慎的男子,看到机会后,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赶往商务会议
- 听到灾难消息后,应急响应人员如脱逃的兔子一般冲向现场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获得了新的解释。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信息社会中,快速抓住商业机会和重要信息并迅速行动的价值增加了。
特别是在初创公司和个人企业家的世界里,对市场变化的敏捷反应决定了生存。像”那家公司在采用新技术方面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行动”这样的用法正在增加,用来评价战略迅速性。
另一方面,在现代,有些情况下它被误用来简单地表示”速度”。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它有时用于简单的”快速移动”或”迅速回复”的语境中,但遗憾的是,”绝望的、敏捷的行动”这一原始深层含义正在被稀释。
然而,正因为我们生活在技术先进的现代,这个谚语的本质价值可以说正在增加。无论AI和机器人变得多么快速,人类”读懂情况并果断行动的判断力”是不可替代的能力。作为数字时代人类敏捷性的象征,”如脱逃的兔子一般”正闪耀着新的光辉。
当AI听到时
“脱兔如飞”中的”脱”字,并非现代人所理解的”脱逃”或”逃脱”之意,而是本指”剥皮”的含义。也就是说,”脱兔”原指”被剥了皮的兔子”,即死兔。
这一事实与现代理解完全相反。我们听到”脱兔如飞”时,脑海中浮现的是野兔察觉危险后迅速逃窜的场景。然而在古典文献中,这个词语描述的却是被剥皮的兔子从手中滑落时的迅疾。不是活着逃跑的兔子,而是死后滑落的兔子。
这种意义的颠倒,是汉字文化圈中词语传承过程里的一个有趣现象。随着”脱”字含义的时代变迁,”脱逃”、”逃脱”等新用法逐渐确立,人们自然而然地用这些新含义重新诠释古老的谚语。
据语言学家研究,这类意义转换在涉及动物的谚语中尤为常见。人们倾向于将谚语与熟悉的动物行为模式联系起来理解,因此直观的形象往往会压过原本的词源含义。”脱兔如飞”正是谚语伴随社会价值观念从死亡意象转向生命意象的典型范例。
给现代人的启示
“如脱逃的兔子一般”教给现代人”平衡静止与运动”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够持续全力奔跑。重要的是平时保存体力,在真正需要时果断行动的智慧。
现代社会信息过载,往往要求对一切都立即回应。然而,这个谚语教导我们”不需要对所有事情都全力回应”。你应该识别真正重要的机会——那些可能改变你生活的时刻——只有在那时才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行动。
这个谚语还暗示了”准备的重要性”。兔子能够迅速逃跑是因为它们日常保持敏捷的身体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定期积累知识和磨练技能,在需要时展现我们的力量。
你”如脱逃的兔子一般”行动的时刻一定会到来。在那之前,静静地积蓄力量。当机会到来时,毫不犹豫地向前跃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