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的读音
bakko
“跋扈”的含义
“跋扈”原本是一个谚语,意思是”活跃自由地四处活动”或”以无拘无束的方式行事”。
这个表达描述了一种充分展示自己力量而不受限制或约束的状态。就像鱼儿在广阔水域中自由游泳一样,它描绘了不受任何阻碍的活动状态。当某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个性时,或者当表达某人在组织或群体中自由行动的情况时,会使用这个词。
在现代,使用这个表达的原因是它所描述的自由伴随着活力和力量,而不是简单地意味着”自由”。当你想要表达动态和积极的自由而不是静态的自由时,这是完美的词汇。它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即在积极和消极的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其评价会根据语境而改变。
起源与词源
“跋扈”这个词是一个最初来自中国古典文献的表达。”跋”意思是踩踏,”扈”意思是跟随,但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时,它们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它被用来表达鱼儿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方式。特别是,大鱼在水中活跃游动的景象被表达为”跋扈”。这个词通过佛经和中国古典文献传入日本。
它在日本大约从平安时代开始被使用,最初被理解为描述鱼类运动的词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室町时代开始,它不仅用来描述鱼类的运动,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用来表示”专横行事”或”活跃行为”。
有趣的是,这个词在日本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虽然在中国它主要是描述鱼类运动的表达,但在日本它成为了表达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词汇。它经常出现在江户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并一直传承到现在。
趣闻
“跋扈”中的”扈”字在中国古代实际上也是指皇帝护卫的词汇。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这个字的使用来自于护卫跟随主君四处活动的方式。
在日本古典文学中,这个词也经常用来描述自然现象。有作品将风的狂吹或云朵在天空中疾驰的方式表达为”跋扈”。
使用例
- 调到新部门后,他让自己天生的策划能力跋扈发挥,接连推出创新项目
-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个人创意活动跋扈发展的时代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中,”跋扈”的概念获得了新的含义,特别是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创造了一个个人可以自由传播信息和从事创意活动的环境。这可以真正称为现代版的”跋扈”。
YouTuber、网红和个人博主超越传统媒体框架自由运作的方式,正是跋扈的现代表达。他们不受现有权威或约束的束缚,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
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对”跋扈”的评价变得复杂。虽然自由表达和活动受到欢迎,但当它们缺乏对他人的考虑或忽视社会责任时,就会成为批评的目标。特别是,网络争议和网络暴力可以说代表了跋扈的负面方面。
此外,随着工作方式改革和远程工作的普及,不受传统组织框架束缚的工作方式得到了扩展。自由职业者和企业家现象的增加也可以理解为现代跋扈的一种形式。
这样,古老的跋扈概念在现代数字社会中找到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当AI听到时
鱼从水中跳到陆地上时,无法进行鳃呼吸,陷入缺氧状态,本能地剧烈挣扎。将这种生物现象与权力滥用相联系的”跋扈”一词,尖锐地表达了权力者偏离本职角色的危险性。
现代组织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权力悖论”。获得权力的人共情能力会下降,无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加州大学的研究发现,拥有权力的人大脑前额叶皮质活动会减弱,更容易做出冲动行为。正如鱼在陆地上因缺氧而挣扎一样,权力者一旦脱离了本来的环境(与民众的信任关系),也会失去理性,走向暴走。
有趣的是,鱼的挣扎是短暂且自毁性的。陆地上的鱼最终会力竭而死。历史上的独裁者也是如此,越是横行霸道的权力者,越是在短期内就走向破灭。罗马皇帝卡利古拉的4年,希特勒的12年等等,极端的跋扈都是无法持续的。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这一自然现象,洞察了权力的本质。权力者只有在水(民众支持)中才能生存,一旦脱离就开始走向自毁之路——这一洞察即使在现代政治学中也是通用的普遍真理。
给现代人的启示
“跋扈”教给现代人的是表达真实自我的重要性。然而,这与单纯的自私不同。真正的跋扈意味着拥有智慧,在最大化发挥自己能力和个性的同时,也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情况要求我们在重视个性的同时也要保持合作。这正是跋扈精神变得有用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同时不忘记对他人的考虑。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我们生活在现代时代所需要的。
此外,跋扈表达的是”动态自由”。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开拓自己道路的态度。这是在我们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生存所必需的心态。不要害怕找到自己跋扈的方式。新的可能性必将开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