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菌不知月之晦朔”的读音
Chōkin wa kaisaku wo shirazu
“朝菌不知月之晦朔”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寿命短暂的生物无法理解长时间周期的概念。
只能存活一天的蘑菇无法了解月亮盈亏的月度周期。同样,经验有限或视野狭窄的人很难思考更长时间尺度的事物。
人们在指出缺乏经验的人缺乏长远眼光时会使用这句谚语。它也适用于某人陷入短期思维的情况。
这句话教导我们对超出理解范围的事物保持谦逊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提醒人们具有不同的理解范围和时间尺度。
它建议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立场和经历。
起源和词源
这句谚语很可能来自中国古代文献《庄子》,特别是《逍遥游》一章。
原文写作”朝菌不知晦朔”。它描述了早晨萌发、傍晚凋零的蘑菇无法了解月亮的盈亏变化。
“朝菌”指的是早晨出生、一天内死亡的真菌——寿命极短的蘑菇。”晦朔”代表月亮盈亏的周期。
“晦”指农历月的最后一天,”朔”指新月。它们合在一起表示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单位。
通过这个表达,庄子试图讨论存在的相对性。对于只能存活一天的生物来说,一个月是难以想象的漫长时间。
同样,从人类寿命来看似乎永恒的时间,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可能只是一瞬间。
这种深刻的哲学传到日本并确立为谚语。它表达了一个简单而普遍的真理:生命短暂的生物无法掌握长时间的概念。
这种智慧代代相传。
使用例子
- 年轻员工无法理解长期规划的重要性——朝菌不知月之晦朔,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 向孩子们解释退休担忧就像朝菌不知月之晦朔,所以我们应该教他们现在能做的事情
普世智慧
朝菌不知月之晦朔为经验与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察。
我们只能在自己经历过的时间范围内真正理解事物。这代表了人类感知的根本局限。
向只能存活一天的蘑菇解释月亮的盈亏变化,只会是一串毫无意义的词语。同样,即使我们在理智上理解超出经验的时间尺度上的事件,也很难真正感受到它们。
年轻人无法想象老年。健康的人无法完全理解疾病的痛苦。这个原理解释了原因。
然而,这句谚语的传承不仅仅是为了指出局限性。相反,它教导我们了解自己理解局限的重要性。
承认有我们不知道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谦逊的开始。
这句谚语也鼓励我们对他人的同情。我们不应该责备缺乏经验的人,而应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尺度。
这种宽容使跨代对话成为可能。认识到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时间框架中是真正共情的第一步。
AI的观点
对于早晨萌发、傍晚凋零的蘑菇来说,30天的月相周期字面上不存在。
这不仅仅是缺乏知识的问题。这是生物学家雅各布·冯·于克斯库尔的环境世界理论所解释的感知结构问题。
环境世界指的是每个生物体拥有的独特感知世界。例如,蜱虫只有温度、丁酸气味和触觉。
它生活在一个仅由这三种信息类型组成的世界中。对它来说不存在颜色,不存在声音。
同样,对于寿命约12小时的朝菌来说,其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能够检测到的时间单位可能最多是分钟到小时。
月相在物理上确实发生,但它们不会在蘑菇的感觉器官和信息处理系统中注册。它们从一开始就不包含在蘑菇的环境世界中。
从AI的角度分析,这类似于采样频率问题。每秒只测量10次的设备无法捕捉每秒振动100次的现象。
在朝菌的生物采样频率下,月亮的长周期信号被完全过滤掉了。
这句谚语的本质不是责备无知。它显示了不同物种之间可感知世界的范围根本不同。
人类也可能不”知道”其环境世界之外的现象——他们根本无法首先感知到它们。
对今天的启示
这句谚语教导现代人认识自己视角局限性的重要性。
我们倾向于基于自己能理解的事物来判断事情。然而,承认存在超出我们经验和立场的世界是成长的第一步。
现代社会特别汇聚了不同世代、文化和经历的人们。年轻人有自己的时间尺度,老年人有他们的时间尺度。
我们需要的不是否定每种视角,而是假设差异存在的对话。
这句谚语也教导我们放下急躁。有些事情超出我们目前的理解是自然的。
通过花时间和积累经验,新的景观会出现在眼前。与其急于理解一切,不如仔细生活这一刻,最终会导致对更长时间尺度的理解。
了解自己的局限,尊重他人的视角,不急不躁地前行。这种谦逊宽容的态度是这句谚语为我们这些生活在今天的人提供的温暖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