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拉上吊者的脚”
Kubikukuri no ashi wo hiku
“拉上吊者的脚”的含义
这个谚语描述了一种极其无情和残忍的行为。它意味着让已经在痛苦或困难处境中的人情况变得更糟。
不是帮助他们,而是把他们进一步推向毁灭。
当某人已经处于困境时,人们使用这个说法。然后周围的其他人让事情变得更糟,而不是提供帮助。
例如,从已经破产的人那里拿钱。或者攻击已经精神疲惫的人。
或者嘲笑已经失败并为此感到糟糕的人。
我们使用这个表达来强烈谴责这种不人道的行为。像”冷漠”或”刻薄”这样的词无法捕捉到这些行为有多可怕。
这个谚语使用了一个极端的生死比喻来显示这有多严重。它强调这种行为缺乏最基本的人类同情心。
即使在今天,人们仍然使用这个说法来批评那些将脆弱的人进一步推向绝望的行为。它突出了这种行为的残忍性。
起源和词源
没有明确的书面记录解释这个谚语的确切起源。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词语本身来理解它。
“Kubikukuri”意思是上吊自杀。自江户时代之前,一些人出于绝望或贫困选择以这种方式结束生命。
这些悲惨的情况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表达的关键部分是”拉脚”。当某人上吊时,他们站在平台或凳子上。
他们跳下来结束生命。如果有人拉他们的脚,无论他们是否仍然想活下去,他们都会死。
这意味着强迫可能实际上在寻求帮助的人走向死亡。
传统的日本伦理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危及生命的情况下,人们相信你应该帮助甚至陌生人。
这个谚语使用了一个极其强有力的比喻来描述完全违背这些价值观的行为。
它通过使用最令人震惊的场景来警告不要失去人类同情心。这个说法作为对冷酷残忍的警告。
使用例子
- 拒绝向陷入困境的公司提供额外贷款是一回事,但同时收回现有贷款就像拉上吊者的脚
- 当父母责骂一个被霸凌而无法再上学的孩子时,这等同于拉上吊者的脚
普世智慧
这个谚语世代相传,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严重矛盾。
有时人们会打击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个悲哀的现实。
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做?一个原因是看到弱者让他们想要确认自己的优越性。
此外,人们害怕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人而被拖入麻烦。所以他们反而保持距离。
此外,当某人在群体中被攻击时,其他人可能会加入攻击。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目标。
这个谚语显示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谴责残忍的行为。
它还认识到创造这种行为的心理机制。每个人内心都携带着弱点和恐惧。
由于这种弱点,人们有时会伤害他们应该帮助的人。
我们的祖先理解这种人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发出如此强烈的警告。
无论情况多么绝望,我们都不能失去基本的人类同情心。当那消失时,社会就会崩溃。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世界中安全地生活。这个谚语包含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维护社会的智慧。
当AI听到这个时
系统有”不归点”。在物理学中,一旦你越过临界点,所有行动都变得适得其反。
这个谚语恰好描述了那个时刻。
有趣的是,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恶意,拉脚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在系统理论中,一旦系统进入不可逆过程,它就会将所有干预能量转化为”加速崩溃”。
例如,在股市崩盘期间,政府干预可能暂时阻止下跌。但它经常放大投资者的焦虑并引发更大的抛售。
这是因为”干预本身证明了危机的存在”。
这个谚语的本质是选择错误的干预点。系统有多个干预点。
早期,小的力量可以改变方向。但在越过临界点后,同样的力量会起破坏作用。
在上吊之前拉脚本来可以救命。这意味着”你在哪里干预”比”你做什么”更重要。
现代社交媒体的群体攻击遵循相同的结构。早期的道歉可以平息事态。
但在争议越过临界点后的解释会成为新的燃料。当系统进入自我放大模式时,所有输入都成为放大材料。
这就是干预点悖论。
今天的教训
这个谚语教导我们如何对待有困难的人的基本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以许多形式看到”拉上吊者的脚”。网络群体攻击、职场骚扰和对经济弱势群体的剥削都是例子。
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人们攻击那些已经被批评的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正义感。
但这真的是正确的行动吗?
重要的是当某人面临困难时暂停思考。问问自己你的行动是否在把他们进一步推向绝望。
即使你不能帮助,至少不要伤害他们。仅仅这个选择就有真正的价值。
你周围现在有人在受苦吗?你能为那个人做什么?
不必是重大支持。仅仅倾听或静静地守护他们就能带来安慰。
这个谚语是我们祖先的紧急信息。他们要求我们不要忘记最基本的人类善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