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的读音
Ogakuzu mo torie
“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即使看似毫无价值的东西也能发挥某种作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价值或微不足道的东西,如果你改变视角或创造性地思考,总能找到某种用途。
当有人因为认为某样东西没用而准备扔掉时,人们会使用这句话。它也适用于你可能忽视自己或他人的小才能时。
有时人们在思考如何利用乍看之下似乎没有帮助的人或资源时会引用这句话。
使用这个表达的原因是提醒我们不要表面地判断事物。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它们。
如今,效率和即时有用性被高度重视。但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宽容和有创造力。即使是那些看起来不能立即发挥作用的东西也值得我们关注。
起源和词源
“大鋸屑”指的是用大锯切割木材时产生的木屑。大鋸是自江户时代之前就开始使用的大型竖锯。
它是将木材加工成板材的必备工具。切割木材总是会产生大量的木屑。乍一看,这些木屑似乎是毫无价值的垃圾。
然而,大鋸屑实际上有很多用途。人们把它撒在地板上用来清洁,用作牲畜的垫料,或者作为燃料燃烧。没有任何东西被浪费。
在江户时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浪费任何东西的智慧深深植根于他们的文化中。
这句谚语很可能就是从这种实用智慧中产生的。如果连看似毫无价值的锯末都能通过一些创造力变得有用,那么世界上就没有真正无用的东西。
“取柄”意思是优点或有用的品质。”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表达了我们祖先的积极观点。他们相信即使是最低价值的物品也必须有某种用途。
有趣的事实
在江户时代,锯末实际上是作为商品买卖的。高质量的木屑有着宜人的香味。餐厅和公共浴室将它们用作清洁用品,撒在地板上。
如今,被称为”大鋸燃料”的压缩锯末燃料正被重新考虑作为环保的取暖产品。
大鋸工具本身也很有趣。两个人握住两端,以垂直锯切的动作一起拉动。他们必须保持完美的节奏,否则锯子就不能正常切割。
有人说日语表达”息が合う”(同步)就来自这种合作工作。
使用例子
- 旧电脑可以用作备件,所以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扔掉它们是浪费的
- 他的工作风格很谦逊,但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肯定会有他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
普世智慧
谚语”大锯的锯末也有用处”包含着深刻的人类智慧。它教导我们价值不是绝对的。相反,它会根据视角和环境而改变。
我们人类倾向于将事物分为”有用”或”无用”的类别。但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
今天不需要的东西明天可能变得必不可少。一个人的垃圾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宝藏。这句谚语世代相传,因为人们一直面临着这种判断上的困难。
更深层地看,这句话也显示了对人性本身的温暖看法。那些在社会中不突出的人,那些不能产生立即结果的人,那些似乎没有特殊品质的人——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拥有价值。
不要轻易抛弃人。不要放弃他们。这种善意和希望流淌在这句谚语之下。
我们的祖先知道只追求效率的社会的冷酷。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些话。
当AI听到这句话时
用大鋸切割木材时,总是会产生一定量的锯末。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显示的”熵增”的典型例子。
从有序的木材(低熵状态)到散乱的锯末(高熵状态)的变化,根据物理定律是无法避免的。
有趣的是量化这种”无序的成本”。在木材加工中,大约10-15%不可避免地作为废料损失。这是由于摩擦热和刀片厚度造成的物理必然性。
无论技术如何进步,都无法完全消除。这是整个宇宙的熵必须始终增加这一定律的小小体现。
然而,人类智慧在这种高熵状态中发现了新的价值。通过将锯末压缩成燃料,它可以作为化学能重新使用。这就是”创造局部秩序”。
虽然整个宇宙的无序性继续增加,但我们可以通过投入能量在有限的地方创造秩序。这正是该原理的实践。
这句谚语捕捉了热力学的本质。即使是由物理定律创造的不可避免的废品,根据视角和能量投入,也可以转化为价值。
完美的效率是不可能的,但重新定义副产品是可能的。
对今天的启示
这句谚语教导现代人灵活思维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对事物的价值做出草率的判断。
整理和极简主义在今天很流行。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区分真正不必要的东西和实际上有价值的东西的能力。
在你周围,可能有一些乍看之下似乎无用的东西。旧文件、未使用的工具、没有明确角色的人。但试着稍微改变一下你的视角。
没有另一种使用它们的方法吗?它们不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光吗?
这也适用于你自己。你现在没有使用的经验和知识,你的小特长——它们永远不会被浪费。总有一天它们一定会证明有用。
重要的是不要仅仅因为结果没有立即出现就切断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
保持创造力和独创性的精神。这就是这句谚语给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的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