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骑着牛去找牛”
Ushi ni notte ushi wo tazuneru
“骑着牛去找牛”的含义
“骑着牛去找牛”是一个谚语,描述了寻找自己已经拥有或正在使用却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的愚蠢行为。
骑着像牛这样的大型动物却在寻找这头牛的矛盾,显示了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处境时的荒谬。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谚语适用于戴着眼镜却在找眼镜,或者拿着手机却在找手机这样的情况。
它也警告那些已经拥有足够才能或有利环境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在寻求遥远理想的人。
这个表达尖锐地指出了人类的盲点。我们寻找的东西实际上就在身边,或者已经在我们手中,但我们却没有注意到。
起源和词源
这个谚语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禅宗佛教的教义。
在禅宗世界中,有一个词语叫”骑牛觅牛”,意思是”骑着牛去找牛”。这个禅宗表达传到日本,确立为”骑着牛去找牛”。
在禅宗教义中,牛象征着开悟、真理或真我。
当修行者试图到远方寻求开悟时,这个教义提醒他们开悟已经存在于自己内心。牛的比喻美妙地表达了这个思想。
骑牛意味着你已经获得了你所寻求的东西。
在日本,这个禅宗教义作为常见谚语传播开来。它成为了警告日常生活中愚蠢行为的表达。
人们用它来描述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滑稽情况,比如戴着眼镜找眼镜或寻找手中拿着的东西。
这个深刻的禅宗教义作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教训继续存在。
使用例子
- 拿着钱包却大惊小怪说没有钱包,这正是骑着牛去找牛
- 我在远方寻找幸福,但当我意识到幸福就在与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我为自己骑着牛去找牛而感到尴尬
普世智慧
谚语”骑着牛去找牛”指出了人类的一个根本盲点。
我们经常无法看到离我们最近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人类的意识自然地专注于”我们没有的”和”我们缺乏的”。
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变得理所当然,被推出我们的意识之外。
当我们健康时,我们不珍惜健康。只有失去后才认识到它的价值。当亲人在身边时,我们把他们的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只有在他们离开后才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
这是人性的基本特征。
更深层地看,这个谚语质疑我们对”寻找”本身的执着。
我们通过寻找某些东西感到自己在进步。然而,我们如此专注于寻找的行为,以至于忽视了我们已经拥有的。
这种矛盾既是人类的荒谬性,也是人类的可爱之处。
我们的祖先很好地理解了这种人类特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使用骑着大牛却在寻找它这样一个视觉化和令人难忘的比喻。
他们想通过这个引人注目的形象给我们带来觉悟。
当AI听到这个时
当人类大脑创造”我们正在寻找的东西”的形象时,它会自动过滤掉任何不符合该形象的东西。
例如,心理学家丹尼尔·西蒙斯进行了一个实验。参与者专注于数篮球传球次数。大约一半的人没有注意到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正好走过场景。
这被称为注意盲视。
这个谚语有趣的地方在于,在寻找牛的人的大脑中,形成了”远方的牛”或”丢失的牛”的搜索模式心理形象。
大脑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它创建一个过滤器,不仅包括目标的特征(四条腿、角、大尺寸),还包括情境特征(位于远处某个地方,必须被找到)。
“目前正在骑着它”的情况完全落在这个过滤器之外。
更有趣的是,关于骑牛的感官信息确实进入了大脑。但搜索模式的前额叶皮层将该信息处理为”无关的背景噪音”。
感官器官运作正常。但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变得过于优化于”搜索”的目的。讽刺的是,这使答案变得不可见。
这是一个悖论,大脑提高搜索效率的策略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今日教训
这个谚语教导我们停下来看看脚下的重要性。
我们不断寻求新事物,寻找更好的选择。但在我们对这种追求的痴迷中,我们是否忽视了已经拥有的宝藏?
现代社会不断刺激我们对”更多更多”的欲望。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看到别人光鲜的生活。我们变得专注于我们缺乏的东西。但试着看看你已经拥有的能力、你建立的关系和日常的小快乐。
你可能会意识到你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就在你身边。
重点不是停止寻求新事物。而是在搜索之前养成暂停检查手中已有什么的习惯。
如果你在这样做之后继续前进,你就不会走不必要的弯路。你将能够识别你真正需要的东西。
毕竟,你生活的牛已经在你脚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