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叫做错误”
Ayamachite aratamezaru kore wo ayamachi to iu
“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叫做错误”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真正的错误在于犯了错误后不去改正。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因为我们都是人。这本身是不可避免的,不应该受到指责。
然而,真正的错误在于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别人指出你的错误时,拒绝承认。这是关于不反思并继续重复同样的错误。这就是这句谚语教导我们的真正问题所在。
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承认自己过错或一再犯同样错误的人。它也被用作对自己的提醒。即使在现代社会,这种智慧仍然适用于那些失败时找借口、责怪他人或重复同样错误的人。
重要的不是完全避免失败。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并保持成长的态度。这就是这句谚语教导我们的。
起源和词源
这句谚语被认为来自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具体出自第15章”卫灵公”。它被记录为孔子的话,很久以前随着儒家思想传入日本。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是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许多统治者反复做出错误的决定。在这种背景下,孔子接受了人类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他真正批评的是拒绝承认错误和不试图改正错误的态度。
“过ち”(错误)这个词不仅仅是简单错误的意思。它包含了道德过错的更深层含义。否定形式”改めざる”(不改正)显示了拒绝改变的强烈意志或态度。
“是を過ちと謂う”(这才叫做错误)这个表达强调”这才是真正的错误”。
换句话说,这句谚语不是简单地指出错误。它包含了孔子希望人类成长和道德改善的深刻哲学。在日本,它在江户时代的寺子屋中被广泛教授,并成为品格培养的基本教导。
使用例子
- 他无论被警告多少次都继续迟到——真是”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叫做错误”
- 问题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他拒绝承认——正如人们所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叫做错误”
普世智慧
这句谚语传承了数千年,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最根本的弱点。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但更不可避免的是承认我们错误时的心理阻力。
为什么人们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这伤害了我们的自尊心。承认错误意味着承认我们的无知或不成熟,这会造成心理痛苦。自尊心特别强的人对承认自己的过错感到强烈的抵触。
还有一种恐惧,认为承认错误意味着要承担责任。所以人们找借口、推卸责任,并重复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的祖先认识到这是人类成长的最大障碍。错误本身就是学习的机会。实际上,正是通过错误,人们才能深入学习和成长。
但如果你不承认和改正你的错误,你就失去了那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你最终会困在同一个地方,毫无进步。
这句谚语并不要求完美。相反,它是基于对不完美的人类如何能够继续成长的深刻理解的智慧。
当AI听到这句话时
宇宙有一个绝对定律:”如果放任不管,事物总是变得无序。”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破碎的杯子不会自然修复。房间只会在不清理的情况下变得更乱。
这些不是巧合——它们是宇宙的必然。
这里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不改正错误完全遵循这个物理定律。例如,想象一下在关系中发生了一个小误解。如果你不道歉,只是放任不管,误解会自然解决吗?
答案是否定的。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怀疑会增长,引发新的误解,关系这个”有序系统”会逐渐崩溃。这不是情感问题——这是系统熵的增加。
根据物理学家的计算,分散状态有压倒性多的”可能配置”。整洁的房间只有一种排列,但混乱的方式却有无数种。这就是为什么自然总是朝着无序发展。
错误也是如此。放任不管,它们的影响会扩散,变得复杂,失去控制。
“改正”意味着投入能量来恢复秩序。就像使用吸尘器一样,你做道歉的工作来恢复关系。没有这个,情况会根据宇宙定律继续恶化。
伦理与物理定律一致。
对今天的启示
这句谚语教给现代人的是:不要害怕失败本身。要害怕的是无法从失败中学习。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完美主义,变得极度害怕犯错误。
但你真正应该避免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不承认错误并从中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态度。
当有人在工作中犯错误时,诚实承认并思考改进的人会赢得信任。另一方面,只会找借口的人会失去信任,即使他们能力很强。这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
能够在应该道歉时道歉、能够承认自己过错的人——这些是其他人聚集在周围的人。
重要的是培养将错误转化为成长燃料的习惯。当你失败时,首先承认事实。接下来,冷静分析为什么会发生。然后建立具体措施来防止重复同样的错误。
能够运行这个循环的人是能够持续成长的人。
你的价值不是由从不犯错误决定的。它是由继续从错误中学习决定的。这样想的话,失败就不应该再可怕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