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を見てせざるは勇無きなり”的读音
gi wo mite sezaru wa yuu naki nari
“義を見てせざるは勇無きなり”的含义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当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却不去行动时,这证明你缺乏勇气。”
这里所说的”义”(義)指的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而”勇”(勇)不是指单纯的体力或胆量,而是指贯彻正义的精神力量。换句话说,对眼前发生的不公正或遇到困难的人视而不见,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回避正义行为,都是缺乏真正勇气的表现。
这句谚语用于需要道德判断的情况。例如,当目睹霸凌、得知不当行为或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而犹豫是否采取行动时会引用这句话。它不是简单地鼓励某人”加油”,而是带有”做正确的事就是真正的勇气”这一更深层含义。
起源与词源
据说这句谚语源于中国古典《论语》”为政”篇中记录的孔子的话。原文是”見義不為、無勇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被翻译成日语后成为现在的形式。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约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战争不断的混乱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孔子向弟子们教导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当时的社会倾向于重视武力和权力,而孔子提出了不同的”勇气”概念。
“义”(義)的概念构成了儒家思想的基础,意指人类的正确道路和道德上正确的行为。孔子认为实践这种”义”才是真正的勇气。仅仅强壮并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相反,判断正确为正确并付诸行动的精神力量才是真正的勇气。
这句谚语从平安时代开始深刻影响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江户时代的教育中作为重要教诲被广泛传播。即使在今天,它仍然作为解释道德勇气重要性的话语而受到喜爱。
使用例
- 那时我对朋友被霸凌视而不见,真是”见义而不为是无勇也”
- 明知上司的不当行为却保持沉默——被说”见义而不为是无勇也”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这句谚语的含义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现在每天都有更多机会目睹各种社会问题和不公正。然而,在这信息洪流中,确定”什么是真正正确的”也比以前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是事实。
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以正义感开始的行动往往导致网络骚扰和诽谤。本意是以”见义而不为是无勇也”的精神行动,却可能最终伤害到某人。在现代,我们可能既需要行动的勇气,也需要停下来思考的谨慎。
另一方面,这句谚语所代表的基本价值观在今天仍然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仍有许多应该实践”义”的情况,如职场骚扰、环境问题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歧视。然而,除了个人英雄行为外,通过组织和制度的解决方案也开始受到重视。
现代的”勇气”不仅包括独自站出来,还包括找到适当咨询来源并与他人合作的智慧。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贯彻正义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仍然不变。
当AI听到时
据说现代人每天会接触到约3万4千条信息。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义”比孔子时代多得无法比拟。
有趣的是,信息量的差异让”不行动的理由”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在孔子时代,人们见义不为是因为”胆怯”。但在现代,却出现了”选择太多反而无法行动”的现象。
心理学将此称为”决策回避法则”。比如,有实验结果显示,摆放6种果酱的店铺比摆放24种果酱的店铺,实际购买率要高出10倍。正义问题也发生着同样的情况。
现代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环境问题、贫困、歧视等无数社会问题后,会陷入”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的状态。结果就选择了什么都不做。这就是”正义疲劳”的真面目。
更有趣的是,现代人中的很多人通过点”赞”按钮就产生了履行正义的满足感。在孔子设想的”鼓起勇气去行动”这一阶段到来之前,就已经在数字世界中获得了满足。
也就是说,现代真正的勇气,或许就是从无数选择中做出”就是这个”决定的勇气。
给现代人的启示
这句谚语今天教给我们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力量。勇气不仅仅是在社交媒体上不怕反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与上司争论。一定有更贴近身边需要你勇气的情况。
在电车上让座、归还失物、诚实承认错误——这些小小正义行为的积累会强化你的内心。与其挥舞宏大的正义,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地生活可能实际上需要更多勇气。
现代社会倾向于重视”察言观色”,但有时我们需要违背这种氛围来维护正义的力量。当然,我们不能变得自以为是。但如果你的良心告诉你”这是正确的”,试着倾听那个声音。
你不需要完美。你不需要害怕犯错。重要的是朝着你认为正确的方向迈出一步的勇气。那一步必将一点一点地改变你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让它变得更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