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に塩を送る”的读音
Teki ni shio wo okuru
“敵に塩を送る”的含义
“向敌人送盐”意思是在敌对的对手遇到困难时向其伸出援手。
这个谚语不仅仅表达善意,而是展现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即使对方是敌人,本可以利用他们的困境来获得优势,但故意选择不这样做体现了武士道的美学。它用于向竞争对手或对立方表现出公平或人道主义考虑的情况。
使用这个表达的原因是要强调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基于单纯的善意,而是基于超越敌友区别的高尚精神。在现代,它被理解为对商业竞争对手的考虑或超越政治对立的人道主义援助等语境。重要的一点是前提是与对方存在敌对关系,这使得它与帮助朋友或盟友根本不同。
起源与词源
“向敌人送盐”的起源广为人知,是战国时代涉及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轶事。这个故事记录在江户时代的军记物《甲阳军鉴》中,后来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介绍。
当武田信玄因今川氏真和北条氏康切断盐的供应而陷入困境时,他的宿敌上杉谦信说:”战斗应该用弓箭来决定,通过盐和米来造成痛苦不是我的本意”,并从越后向甲斐送去了盐。这一行为被称为”义盐”,作为武士道精神的象征流传至今。
然而,许多研究者质疑这个轶事的历史准确性,认为背后可能有经济原因或政治动机。尽管如此,这个鼓舞人心的故事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广受喜爱,并确立为代表武士道理想”即使是敌人遇到困难也要帮助”的短语。
即使在今天,这个起源在许多词典和文学作品中被介绍,并继续作为代表日本美德的谚语流传下来。
趣闻
在战国时代,盐是超出现代想象的珍贵战略资源。没有盐,食物保存就不可能,维持士兵的体力也变得困难,所以切断盐的供应是一种有效的战术,从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军事力量。
上杉谦信的领土越后面向日本海,盐业繁荣。另一方面,武田信玄的甲斐是山国,获得盐很困难,所以这种地理条件的差异使这个轶事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使用例
- 在竞争对手公司遇到困难时提供技术信息,真是”向敌人送盐”的行为
- 他将演讲场地借给在选举中苦战的对立候选人,可能是”向敌人送盐”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向敌人送盐”的解释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纯粹的”敌人”概念本身变得模糊。
在商业世界中,昨天的竞争对手成为今天的合作伙伴并不罕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立长期信任关系比短期竞争更受重视,所以”向敌人送盐”的行为有时被视为战略投资。确实,有很多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关系产生新创新的例子。
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误用这个谚语的情况增加了。它有时被简单地用来指使对方受益,或被用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在敌对关系中表现出人道主义考虑”的原始高尚精神往往会淡化。
然而,正因为我们生活在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时代,这个谚语的本质价值正在增加。超越冲突的人道主义援助和超越政治立场的合作的重要性正在被重新认识,真正”向敌人送盐”的精神正在被呼唤。
当AI听到时
在现代商业中,采用”资敌”策略的企业,实际上是最成功的。
微软在2016年向竞争对手苹果提供办公软件。乍看之下,这似乎是增强敌人实力的愚蠢策略。然而结果却令人惊讶。苹果产品也能使用微软的软件后,用户急剧增加。微软的销售额反而增长了。
这种现象背后有”网络效应”这一机制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使用的人越多,该服务的价值就越高。就像电话一样,拥有的人越多就越方便,原理相同。
更有趣的是”信任的复利效应”。对敌人也公平对待的企业,会被客户和投资者评价为”这家公司值得信赖”。这种信任会随着时间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产生巨大的利润。
实际上,ESG投资(重视环境、社会、企业治理的投资)的市场规模在2020年超过了35万亿美元。投资者们开始重视长期信任,而非短期利润。
“资敌”的企业不是要打倒竞争对手,而是要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然后,作为这个大蛋糕中最受信赖的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
给现代人的启示
“向敌人送盐”教给现代人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力量。利用对手的弱点很容易,但那只能获得暂时的优势。真正的力量在于即使对敌对的对手也能表现出公平的心理容量。
在现代社会,我们生活在情感冲突容易升级的环境中,如社交媒体争议和政治对立。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这个谚语的精神可以被应用。通过选择建立建设性关系而不是完全击败对手,我们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长期成果。
这个谚语也作为提升自己品格的指导原则。通过向困难的对手伸出援手,一个人可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最终也会成为自己的巨大财富。
重要的是在承认与他人差异的同时不忘记基本的人类同情心。即使有冲突,我们也应该记住对方也是一个人。


评论